庐山地理综合实习报告 1 庐山地理综合实习报告 1 实习目的 庐山的形成经历了复杂而又漫长的历史过程,留下了许多自然地理遗迹。山体也由时代不同的岩石组成。由于庐山独特的地理位置及气候条件,土壤植被垂直地带分布较为典型,地貌复杂,具有多处断层,褶皱构造。这些独特的自然地理遗迹使庐山成为了一个很好的自然地理实习地点。本次实习目的在于将理论知识应用于实践,理论联系实际,在自然环境中进一步理解书本知识。针对庐山的自然地理特点,联系书本知识分析庐山地区所看岩石的形成过程,结构分布、产状、形成原因,现象及庐山地质的类型(如断层,解理,褶皱等)形成原理等 2 实习概况 2 .1 实习时间:2 0 1 0 年9 月1 1 日——2 0 1 0 年9 月1 7 日 2 .2 实习地点:庐山 庐山:位于东经 115°52′~116°8′,北纬 29°26′~29°41′,地处江西省北部鄱阳湖盆地,九江市庐山区境内,濒临鄱阳湖畔,雄峙长江南岸,三山五岳中三山之一。山体呈椭圆形,典型的地垒式长段块山约 2 5 公里,宽约 1 0 公里,绵延的9 0 余座山峰,犹如九叠屏风,屏蔽着江西的北大门。以雄、奇、险、秀闻名于世,素有“匡庐奇秀甲天下”之美誉。 庐山地质地貌类型多样,植被种类丰富。庐山位于江南台背斜与扬子拗陷的交接地带,地壳运动具有较大的活动性,岩浆活动较强,混和岩化作用明显,地层交齐全,岩性复杂,断裂发育,地貌形体典型多样。因为地处我国亚热带气候区,地貌上属于中山。尽管过去遭受人为干扰较大,但庐山地区植物区系仍然较为丰富,植被类型复杂多样,自然植物分布的水平地带性和垂直地带性特征较好。 3 实习路线 9 月1 1 日:街心公园 →月照松林→庐山气象站 初步了解庐山地形地貌,特别是虎背岭至五老峰之间的构造地貌类型;“月照松林”处的地质构造情况,岩石成分以及风化类型;牯牛岭一带的植物类型与植物与环境之间的关系;庐山气象站的建设与布局。 9 月1 2 日:街心公园→女儿城水库→大校场谷地→博物馆 实习内容为大月山一带地质地貌类型— — 河流袭夺,冰积地貌,岩石成分、构造等;大月山一带棕壤土壤剖面结构与成土过程;参观庐山博物馆。 9 月1 3 日:街心公园→芦林湖→交庐桥→三宝树→乌龙潭→小天池 庐山地理综合实习报告 2 了解芦林湖冰窖,袭夺河流,跌水地貌,重力地貌马刀树的成因等;黄壤土壤剖面结构和成土过程,河流冲积母质的成因、特点等;黄龙寺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