庐山地质实习报告 实习目的: 1.巩固课堂所学的基本理论,联系现场实际,验证和拓宽视野,培养和实际工作能力。 2.了解庐山的概况及庐山地区所看岩石的形成过程,结构分布、产状、形成原因,现象及庐山地质的类型(如断层,解理,褶皱等)形成原理等。 3.学习理解土木工程地质与工程地质之间的关系。 4.培养学生吃苦耐劳、艰苦努力、遵守纪律、团结协作等优良品质和增强集体观念,掌握野外的操作技能和编写实习报告的能力,总结此次实习与我们所学专业的相关联系。 实习内容: 庐山概况: 庐山,位于中国江西省北部,东经 1 1 5 度 5 2 分——1 1 6 度零 8 分,北纬 2 9度 2 6 分——2 9 度 4 1 分,面积 3 0 2 平方公里,外围保护地带面积 5 0 0 平方公里。北濒一泻千里的长江,南邻烟波浩渺的鄱阳湖,大江、大湖、大山浑然一体,险峻与秀丽刚柔相济,素以“雄、奇、险、秀”闻名于世。 庐山是一座地垒式断块山,外险内秀。具有河流、湖泊、坡地、山峰等多种地貌。主峰——大汉阳峰,海拔 1 4 7 4 米;庐山自古命名的山峰便有 1 7 1 座。群峰间散布冈岭 2 6 座,壑谷 2 0 条,岩洞 1 6 个,怪石2 2 处。水流在河谷发育裂点,形成许多急流与瀑布,瀑布2 2 处,溪涧 1 8 条,湖潭 1 4 处。著名的三叠泉瀑布,落差达 1 5 5 米。庐山奇特瑰丽的山水景观具有极高的科学价值和旅游观赏价值。 庐山地处中国亚热带东部季风区域,面江临湖,山高谷深,具有鲜明的山地气候特征。年平均降水 1 9 1 7 毫米,年平均雾日 1 9 1 天,年平均相对湿度 7 8 %,每年 7 月——9 月平均温度 1 6 .9 摄氏度,夏季极端最高温度 3 2 摄氏度。良好的气候和优美的自然环境,使庐山成为世界著名的避暑胜地。 庐山是“以丰富的文化背景和美丽的自然环境并存的世界名胜”。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庐山出现了英、俄、美、法等1 8 个国家风格的别墅近千幢,“代表西方文化侵入中国的大趋势”。本世纪三十年代,庐山成为南京国民政府的“夏都”。1937 年,周恩来代表中国共产党上庐山与将介石会谈;稍后,发表了抗日的重要讲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 ,毛泽东三次登上庐山,主持召开了世人瞩目的三次中共中央会议。 庐山的自然美景,孕育滋养了庐山丰富的历史文化,二者交相辉煌映,相得益彰,充分体现了庐山作为天下名山的独特的魅力。 1996年 12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