肾性贫血诊断与医治中国专家共识〔2021 版〕要点贫血不仅在慢性肾脏病(CKD)人群中发病率髙,而且贫血的发生率随肾功能的下降逐渐增加,当 CKD 患者进入第 5 期时贫血已非常普遍。贫血对患者的长期存活及生存质量均有重要影响。改正 CKD 患者的贫血具有重要临床意义。一、慢性肾脏病患者贫血的诊断和评估1.肾性贫血的定义肾性贫血是指由各类肾脏疾病造成促红细胞生成素(EPO)的相对或者绝对缺少导致的贫血,以及尿毒症患者血浆中的一些毒性物质通过干扰红细胞的生成和代谢而导致的贫血。贫血的诊断标准:依据 WHO 推举,海平面水平地区,年龄$15 岁,男性血红蛋白〈130g/L,成年非妊娠女性血红蛋白〈120g/L,成年妊娠女性〈110g/L,可诊断为贫血。在诊断肾性贫血时,需酌情考虑居住地海拔髙度对血红蛋白的影响。2.评估贫血的频率(1)凡临床病症、体征或其他医学指标提示贫血时应及时测量血红蛋白。(2)对无贫血病史、未使用促红细胞生成素医治的患者:CKD1~3 期,至少每年测量血红蛋白 1 次;CKD4~5 期,未开始接受透析医治者,至少每 6个月测量血红蛋白 1 次;CKD5 期和透析患者,至少每 3 个月测量血红蛋白 1次。(3) 对有贫血病史、无论是否使用促红细胞生成素医治的患者:CKD3~5 期未接受透析和 CKD5 期接受腹膜透析医治的患者,至少每 3 个月测量血红蛋白 1 次;CKD5 期接受血液透析的患者至少每月测量血红蛋白 1 次。3. 评估肾性贫血的实验室指标(1) 全血细胞计数(CBC):包含血红蛋白浓度、红细胞指标[包含平均红细胞体积(MCV)、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量(MCH)、平均血红蛋白浓度(MCHC)]、白细胞计数和分类、血小板计数。(2) 网织红细胞计数。(3) 铁储藏和铁利用指标:包含血清铁蛋白浓度、转铁蛋白饱和度。(4) 未能明确贫血病因时,可进行维生素 B、叶酸、骨髓穿刺、12粪便隐血等工程的检查。贫血的诊断主要依靠血红蛋白检测,但需要结合其他指标以评估贫血的严峻程度,并与其他疾病引起的贫血进行鉴别诊断。二、铁剂医治铁是合成血红蛋白的根本原料。流行病学及临床试验结果证实:CKD 贫血患者中常常存在肯定程度的铁缺少。铁缺少是导致红细胞生成刺激剂(ESAs)医治反响差的主要原因。有效的铁剂补充,可以改善贫血,减少ESAs 的剂量,有些患者不使用 ESAs 也能改善贫血。CKD 贫血患者应常规进行铁状态的评价,寻觅导致铁缺少的原因,并根据患者的铁储藏状态予以相应的铁剂补充。血液透析患者存在透析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