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 结构专业4.1校对4.1.1一般性规定4.1.1.1检查图面质量,是否有重叠字符、乱码;4.1.1.2字体类型、大小是否符合公司制图标准;4.1.1.3图纸名称是否正确,图框内容是否正确;4.1.1.4附注说明是否统一;4.1.1.5轴号、尺寸是否与建筑图相符;4.1.1.6检查校对所需的资料是否齐备;接受校对资料中至少应包含本项目统一技术措施、荷载清理和结构定案文本(可采用电子文本);应对所校对的内容进行全部核对,对完整性、准确性负责;4.1.1.7所接收的设计文件错误较多时,应通知专负,以确定是否返还设计人员深化设计;4.1.2计算校对4.1.2.1一般性规定A. 检查所校对部分计算书完整性,是否漏项(含统一技术措施);B. 采用 PKPM 电算时,计算书至少应包括总信息(WMASS.OUT)、周期(WZQ.OUT)、位移信息(WDISTP.OUT)、截面简图、原始荷载图、配筋简图等;C. 手写计算书(或利用其他软件计算),应具有以下特征:a) 计算假定条件;b) 思路清晰,步骤完整;c) 各力学、数学单位、符号表达符合相关规定并清楚表达其含义;d) 计算书编号清晰,计算人、校对人均应署名;e) 引用规范外公式时,应注明出处;D. 项目过程中,推荐进行两次电算校对:第一次电算校对主要有以下方面:a) 根据荷载清理,校对一般性荷载;b)检查结构布置是否合理,是否满足使用功能要求,是否与模板图对应;模型中采用的假定条件是否与实际情况相符(若不符,应有相应措施);c)根据项目统一技术措施,检查技术、经济指标是否满足要求;第二次电算校对除应包含以上内容外,还应检查:a)根据荷载清理和建筑条件图,细化荷载校对;b)检查结构布置是否符合结构定案要求;E. 钢结构主要节点应提供计算书;4.1.2.2基础A. 基础类型及相关设计原则应在统一技术措施和结构定案中制定;独立基础最小配筋原则应在统一技术措施中明确;筏板基础厚度及通长钢筋应经专业负责人确认;按地规确认是否需提供沉降计算;应检查设计是否与地勘报告相符,是否存在软弱下卧层、相应的处理方法及计算书;抗浮计算方法及措施应由结构定案确定;B. 核查基础计算书,检查计算图式是否与施工图基础详图一致;如联合基础有多种算法,不同的计算方法应与不同的配筋方案相适应;C. 桩基础:单桩承载力特征值应考虑多种因素并结合计算书由结构定案综合确定;检查桩承载力计算书(竖向力、水平力、水平位移),落实相关桩型承载力特征值的地区经验值,了解相关桩型施工方法和适用条件;承台选用图集手册设计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