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法则教育法辽宁?鞍山老子《道德经》第二十五章中说: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四季的运转, 天体的运行, 地球围绕太阳运转, 这些都要遵循自然规律, 不可 逆转。那么,人类的生存和发展是不是也要遵循自然规律?答案是肯定的。人类的生存和发展是不可逆天而行的。我们自然法则教育法,是根据儿童在成长过程中,符合其认知发展规律的教育方法。人的一生接受教育一般要经历四个阶段:一、幼儿养性零岁至三岁前,心无分别,污垢未染,真如湛然,德性纯正,心如明镜,朗摄无碍,先入为主,深深入心,终身不疑。幼儿陶冶本性,正宜此时。二、童蒙养正至十三岁前,物欲微熏,烦恼潜伏,知识略萌,性德仍净,记性犹强,悟性微弱。童蒙培养正见,正宜此时。三、少年养志十三岁后,知识渐开,物欲既染,烦恼增多,心逸情泳,故真性渐隐,记性渐泯,然性向显发,崇效楷范,悟性转强。少年启导立志,正宜此时。四、成年养德 凡所当读书,如能自幼扎根熟读,庶以诚意正心,格物致知,学以致用,而为 将来成学立业之深基,修身明德之永磬。唯德业无穷,学无止境故,成年勤学行德,随时皆宜,无有终时。现在许多人体科学的研究结果证明,儿童在12 岁之前记忆力最佳,理解能力偏低; 12 岁以后记忆力开始衰退,理解能力渐强。我们根据这一自然规律,安排和设计了我们的教学内容及教学方案。自然法则教育法”的教育理念㈠、师者,传道、授业、解惑。㈡、教是为了不教。㈢、教学相长韩愈在“师说”中说:“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在这句话中明确告诉我们作为教育者要做到三件事:1、传道;2、授业;3、 解惑1、传道这里的“道”指的是什么?老子《道德经》第二十五章中说: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这里的“道”就是传道中的“道” ,也就是教育者要传的道,也就是要遵循自然法则。简单的理解就是做人的道理,做事的规则。被教育者要按照“道”的要求去实践。2、授业这里的“业”指的是什么?我们所讲的业是指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知识和技能多的数不清,我们教育者不可能都知道,更不可能都教给学生,所以我们只要传授基本的东西就可以了。被教育者学会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后,要应用所学去解决类似的问题,進而掌握更多的知识。3、解惑解惑就是解答困惑。那么也就要求教育者自身要具备较高的修养和学识。对于被教育者有疑惑要及时提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