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自由主义的阐述自由主义是一种意识形态、哲学,以自由作为主要政治价值的一系列思想流派的集合。一、自由主义的发展历程(一)革命时期的自由主义1、背景:革命时期的自由主义者面临的主要任务是反对封建专制,争取个人的政治权利,争取民主权利和宪政政府,所以,自由主义最早具备的内涵是政治自由主义。2、发展过程:17 世纪,洛克(英国自由主义思想家)在其著作《政府论》《论宗教宽容》中, 第一次系统地阐述了自由主义的政治主张:保障个人自由,生命权、自由权、财产权是公民天赋的, 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人民尽可以自由行动。 国家的建立基于社会契约, 国家权力必须受到限制。 18 世纪,欧洲自由主义的大本营从英国转移到法国。如孟德斯鸠、贡斯当和托克维尔,他们进一步发展了洛克的自由主义思想。3、内涵:第一,人生而平等,享有不可剥夺的自然权利第二,有限政府论。政府只是保护个人自由权利和利益的工具。第三,实行分权制度。国家权力分为立法、行政、对外权,有不同的机构行使。4、理论影响资产阶级革命时期的自由主义是具有进步意义的:主张人生而平等、自由,反对封建等级制度和人身依附关系;主张人具有生命、财产、自由权,反对封建神权和王权的残暴统治;主张社会契约论,反对君权神授,唤起了民众的自我意识;(二)自由资本主义时期的自由主义1、背景:资产阶级革命胜利后,随着自由主义思想在政治生活中的不断巩固,它的原则也日益扩大到经济领域,关注政府应以何种方式介入经济,经济自由主义的理论开始形成。2、主要代表人物及理论内涵亚当· 斯密(经济自由主义理论的奠基者)经济自由主义,即国家对私人经济活动不加干预, 采取自由放任的态度。 政府的职能仅在于提供必要的保障,使个人追求利益的行为有可靠的外部环境。杰瑞米· 边沁、大卫· 李嘉图、詹姆斯· 密尔等同样倡导经济自由、契约自由和竞争自由, 提出国家应奉行放任主义,赋予个人更大的自由活动余地。经济自由主义的核心内涵是对经济与财产权利的强调。它的基石是私有财产、市场经济和国家较少的干预。3、影响经济自由主义理论适应了当时资本主义自由竞争的需要。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后,生产力得到飞速发展,经过工业革命,生产技术优于世界上的任何国家。 这时的工业资产阶级, 在经济上不需要政府的帮助和支持,工业生产的社会化程度还不高, 垄断还没有形成, 因此,自由主义的自由竞争、自由贸易的政策非常适合新兴资产阶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