灿若寒星初中语文试卷灿若寒星整理制作中国人弄丢了器物精神流 沙①杭州的菊英面馆开在中河南路,靠近雄镇楼,曾上过《舌尖上的中国》。这家面店最吸引我的倒不是那里“片儿川”,而是每年7 月至 9 月,会放两个月的暑假,这在整个杭州也是绝无仅有的。老板说,钱是赚不完的,让员工也有个休养生息的机会,这应该是老板的态度。②菊英面店的老板真的是有“态度”的,一般面店的卫生,抹抹桌子拖拖地就可以了,而在这家面店,里里外外,上上下下,连吊扇上的灰尘每天也抹一把。③我认为这是久违的“器物精神”。什么是“器物精神”呢?是对物件的钟爱,也可延伸为对从事的工作注入情操和人生态度,再说得大一点,那就是精神追求。④菜场里有十几个肉摊,其中有一摊位与众不同,体现在刀具上,别的摊贩刀具粘着肉沫子, 或是血淋淋的, 他的呢, 一块纯白的毛巾, 时常擦拭, 每一把都闪耀着银色的光芒,整齐摆放。它的案台也干干净净,一丁点木渣也没有,他倒不像是在卖肉,像是在西餐厅。有人买肉,一刀下去,手势一拉,一块肉就割下,没有一点拖泥带水。⑤这也是器物精神。⑥中国其实是一个具有“器物精神”的民族,在明以前的中国古代,无论是中国人的科技发明水平, 还是生活水准, 在世界上都是数一数二的,当然中国人的精神追求也远远地高于西方人。 最能体现中国 “器物精神” 的就是瓷器和丝绸,瓷器的功能本来就是盛饭盛菜,用个陶钵和竹筒也能达到,但中国人把它艺术化了,瓷器出口到西方,让西方叹为观止,它们发现原来吃饭的器具也可以做得这样美。丝绸也同样,把衣料这种生产必需品艺术化了。⑦而反观当下,中国人的“器物精神”是缺乏的。换言之,我们今天的精神需求是低的或者说是不入流的,大家都奔着利而去,大家从小到大都在想一个问题,怎么赚到更多的钱,很多人没有精神追求。所以一个生意极好的面馆一年要放两个月的假,是让人不可思议的;天天耗费时间擦洗店面的里里外外也是不可思议的。灿若寒星⑧再看我们使用的一些生活器具,严格地说,都是垃圾产品,并且让人非常奇怪,反而是垃圾产品可以取得非常好的市场。⑨也有人把“器物精神”等同于“工匠精神”,但“工匠精神”只是它的第一个层次,更高的层次是器物的美化,甚至艺术化。 你制作一个物件或是完成一项工作,不仅仅为了实用,而是内心所需,自觉而为,然后乐此不疲,就像那位卖肉的师傅,这样让人低看一眼的行业,里面也可以有人生态度。(选自《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