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血病临床表现Clinicalmanifestationsofleukaemia贫血是指人体外周血红细胞容量减少,低于正常范围下限的一种常见的临床症状。由于红细胞容量测定较复杂,临床上常以血红蛋白(Hb)浓度来代替。手工法及机器法红细胞数血红蛋白成年男性(4.0-5.5)X1012/L120-160g/L成年女性(3.5-5.0)X1012/L110-150g/L新生儿(6.0-7.0)X1012/L170-200g/L孕妇(3.5-5.0)X1012/L100-150g/L贫血-临床表现贫血-临床表现1.神经系统头昏、耳鸣、头痛、失眠、多梦、记忆减退、注意力不集中等最早出现,是贫血缺氧导致神经组织损害所致的常见症状。小儿贫血时可哭闹不安、躁动甚至影响智力发育。2.皮肤黏膜面色苍白是最常见、最突出的体征。贫血时机体通过神经体液调节进行有效血容量重新分配,相对次要脏器如皮肤、黏膜供血减少;另外,由于单位容积血液内红细胞和血红蛋白含量减少,也会引起皮肤、黏膜颜色变淡。临床多以观察指(趾)甲、口唇粘膜和睑结膜等处较可靠。粗糙、缺少光泽甚至形成溃疡是贫血时皮肤、黏膜的另一类表现,可能还与贫血的原发病有关。贫血-临床表现3.呼吸循环系统贫血时红细胞内合成较多的2,3-二磷酸甘油酸(2,3-DPG),以降低血红蛋白对氧的亲和力,使氧解离曲线右移,组织获得更多的氧。气急或呼吸困难,大都是由于呼吸中枢低氧或高碳酸血症所致。故轻度贫血无明显表现,仅活动后引起呼吸加快加深并有心悸、心率加快。重度贫血时,即使平静状态也可能有气短甚至端坐呼吸。长期贫血,心脏超负荷工作且供氧不足,会导致贫血性心脏病,此时不仅有心率变化,还可有心律失常和心功能不全。贫血-临床表现4.消化系统贫血时消化腺分泌减少甚至腺体萎缩,进而导致消化功能减低、消化不良,出现腹部胀满、食欲减低、大便规律和性状的改变等。贫血-临床表现5.泌尿生殖内分泌系统长期贫血影响睾酮的分泌,减弱男性特征;对女性,因影响女性激素的分泌而导致月经异常。贫血分度贫血分度红细胞数(1012/L)血红蛋白数(g/L)新生儿﹤6岁﹥6岁轻度4-3145-120110-90120-90中度-2-90-60-60重度-1-60-30-30极重度﹤1﹤60﹤30﹤30出血倾向出血部位可遍及全身,以皮肤、牙龈、鼻腔出血最常见,也可有视网膜、耳内出血和颅内、消化道、呼吸道等内脏大出血。女性月经过多也较常见,可以是首发症状。出血倾向血液病出血的特点多为周身性,而非局部性的。出血程度和引起出血的创伤可能极其不成比例,甚至可没有创伤史。毛细血管型出血:以自发性皮肤、粘膜紫癜为主要特征凝血机制异常型出血:以外伤后深部组织出血与血肿形成,及非损伤性关节积血或皮肤粘膜持续渗血不止为主要特征。出血倾向当血小板计数<50×10^9/L时,轻度损伤可引起皮肤粘膜出血,手术后可能出血;当血小板计数<20×10^9/L时,常有自发性出血。一般认为,当血小板计数<20×10^9/L时,需要预防性输入血小板。如果血小板计数>50×10^9/L,且血小板功能正常,则手术过程不至于出现明显出血。出血倾向出血直径小于2毫米者称为出血点;出血直径2~5毫米者为紫癜;直径大于5毫米者为瘀斑;片状出血伴有明显隆起者为血肿。皮下出血点是指人体内毛细血管破裂造成的出血,在医学上称为紫癜,是指出血于皮下、压之不会褪色的紫红色斑点。出血程度的临床分级分级轻度中度重度年龄(岁)﹤60﹤60﹥60伴发病无无有出血量(ml)/占全身总量%﹤500/10-15800-1000/20﹥1000/30以上血红蛋白(g/L)正常100-70﹤70脉搏(次/分)正常﹥100﹥120血压(mmHg)正常90/60-70/50﹤70/50尿量正常尿少少尿/尿闭主要症状头晕畏寒口渴心悸;眩晕烦躁;昏迷;水肿出血量估计临床表现出血量估计出血速速隐血试验阳性﹥5-10ml/日慢黑粪50-100ml/日慢呕血250-300ml(胃内积血量)快全身症状:头晕,心慌,乏力﹥400-500ml快周围循环衰竭﹥1000ml极快休克指数与失血量评估休克指数=脉搏/收缩压(mmHg),正常值为0.54心率收缩压(mmHg/KPa)休克指数失血量(%)70140(18.6)0.50100100(13.3)1.03012080(10.64)1.530-5014070(9.3)2.050-70颅内出血1.运动和语言障碍运动障碍以偏瘫多见;言语障碍主要表现为失语和言语含糊不清。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