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地贪夜蛾识别入侵中国风险及应对措施王振营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国家玉米产业技术体系病虫草害防控研究室厦门,2018.12.06主要内容草地贪夜蛾概况防治措施分布区域与传播途径传入我国的风险预测及应对策略01040203草地贪夜蛾识别0605田间监测1.草地贪夜蛾概况草地贪夜蛾,也称秋粘虫Fallarmyworm,Spodopterafrugiperda(smith)原产于美洲热带和亚热带地区;杂食性害虫,其寄主植物广泛,包括玉米、苜蓿、大麦、荞麦、棉花、燕麦、粟、水稻、花生、黑麦草、高粱、甜菜、苏丹草、大豆、烟草、番茄、洋葱、小麦等80余种植物;分为玉米品系(cornstrain,Cstrain)和水稻品系(ricestrain,Rstrain)两种单倍型(Haplotypes),前者主要取食为害玉米、棉花和高粱;后者主要取食为害水稻和各种牧草。这两种单倍型外部形态基本一致,但在性信息素成分、交配行为以及寄主植物范围等方面具有明显差异。1.草地贪夜蛾概况—什么草地贪夜蛾一年可发生多代,草地贪夜蛾的适宜发育温度为11~30°C,在28°C条件下,30天左右即可完成一个世代,而在低温条件下,需要60-90天才能完成一个世代。没有滞育现象,在美国只能在气候温和的南佛罗里达州和德克萨斯州越冬存活。在气候、寄主条件适合的中、南美洲以及新入侵的非洲大部,可周年繁殖。成虫可在几百米的高空中借助风力进行远距离定向迁飞,每晚可飞行100km;成虫通常在产卵前可迁飞500km;如果风向风速适宜,迁飞距离会更长,有报道称草地贪夜蛾成虫在30h内可以从美国的密西西比州迁飞到加拿大南部,长达1600km距离。成虫具有趋光性,一般在夜间进行迁飞、交配和产卵,卵块通常产在叶片背面;成虫寿命可达两至三周,雌成虫可多次交配产卵,一生可产卵900-1000粒;在适合温度下,卵在2-4天内即可孵化成幼虫;幼虫有6个龄期,高龄幼虫具有自相残杀的习性。1.草地贪夜蛾概况—生物学特性Sources:FAO,CABI幼虫期取食部位及为害程度与作物的种类、生育期以及幼虫的龄期密切相关,6龄幼虫为害最为严重;在玉米上,1~3龄幼虫通常隐藏在叶片背面取食,取食后形成半透明薄膜“窗孔”;低龄幼虫还会吐丝,借助风扩散转移到周边的植株上继续为害;4~6龄幼虫对玉米的为害更为严重,取食叶片后形成不规则的长形孔洞,可将整株玉米的叶片取食光,严重时可造成玉米生长点死亡,影响叶片和果穗的正常发育;高龄幼虫还会为害玉米雄穗和果穗。草地贪夜蛾在玉米上的为害状1.草地贪夜蛾概括—为害状草地贪夜蛾为害严重威胁玉米生产;在美国佛罗里达州,草地贪夜蛾为害可造成玉米减产20%;在一些经济条件落后的地区,其为害造成的玉米产量损失更为严重,比如在拉丁美洲的洪都拉斯,其为害造成玉米减产达到40%;在南美的阿根廷和巴西,其为害分别造成72%和34%的产量损失;2017年9月,国际农业和生物科学中心(CABI)报道,仅在已经入侵的非洲12个玉米种植国家中,草地贪夜蛾为害可造成玉米年减产830万到2060万吨,经济损失高达24.8到61.9亿美元。1.草地贪夜蛾概括—对玉米产量的影响2.草地贪夜蛾识别卵呈圆顶型,直径0.4mm,高为0.3mm,通常100~200粒卵堆积成块状,卵上有鳞毛覆盖,初产时为浅绿或白色,孵化前渐变为棕色。初孵幼虫孵化后就开始取食叶片。2.草地贪夜蛾识别—卵2.草地贪夜蛾识别—幼虫幼虫共6龄,体色和体长随龄期而变化,低龄幼虫体色呈绿色或黄色,体长6~9mm,头呈黑或橙色。高龄幼虫多呈棕色,也有呈黑色或绿色的个体存在,体长30~36mm,头部呈黑、棕或者橙色,具白色或黄色倒“Y”型斑。幼虫体表有许多纵行条纹,背中线黄色,背中线两侧各有一条黄色纵条纹,条纹外侧依次是黑色、黄色纵条纹。草地贪夜蛾幼虫最明显的特征是其腹部末节有呈正方形排列的4个黑斑。草地贪夜蛾幼虫?NONONO!!!2.草地贪夜蛾识别—蛹和成虫老熟幼虫常产在2~8cm的土壤中化蛹,蛹呈椭圆形,红棕色,长14~18mm,宽4.5mm。成虫,翅展32~40mm,前翅深棕色,后翅灰白色。蛹雌成虫雄成虫3.田间监测3.田间监测—人工调查性信息素诱捕准确识别玉米生育期!!!3.田间监测—人工调查EarlyWhorlStage(VE-V6)LateWhorlStage(V7-VT)Ta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