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1-概述2-定义3-影响因素4-改善方法5-典型案例2概述企业利润高效率低成本高品质客户市场生存3品质早期:生产符合品质规格的产品现在:产品或服务满足规定或潜在需要的特征和特性的总和。应包括:满足客户现在需求:产品符合品质规格表面看起来无缺点,感觉佳用起来好用、方便保障客户未来需求:持久耐用不故障外在环境影响安全可靠为客户设想周到4质量经济安全美观品质特性性能:满足使用特性寿命:产品能正常使用的期限可靠性:产品在规定时间规定条件下完成规定任务的能力指产品在流通和使用过程中,安全的保証程度指产品在外观上所表现出来的造型、色泽、包装等满足人们审美需求的程度指产品在使用过程中的营运费用、维修费用等5必要性顾客更满意缩短新品上市时间提高销售额保持高价降低成本增加市场占有率不怕竞争6正确理念追求品质不是喊口号,而是“符合顾客的要求”品质是制造出来的,而不是检验出来的“预防错误”、“第一次就做对”是最经济的品质成本提高品质,就是降低成本品质是追求卓越及永无止境的学习品质除了减少错误之外,更要与时俱进,追求完美7谬论谬误一:出什么价,有什么品质真相:品质必须超过顾客的期望,即物超所值谬误二:品质无标准,只是空洞理想真相:品质一定要谈标准,符合客户要求的标准就是有品质的产品或服务谬误三:孰能无过,品管也不例外真相:预防甚于治疗,任何过失都可以事先避免谬误四:品管钱花得越多,品质愈高真相:从问题的源头着手,花费最少,品质最高谬误五:大部分问题错在第一线人员真相:85%的品质不良是管理决策或组织制度造成的8必要条件最高主管的高度重视专业的技术人员全员参与健全的体系9指导思想全面的质量管理全过程的质量管理全员性的质量管理客户第一严格把关预防为主一切用数据说话10定义良率指优品数占产品总数的比率良品数良品率=X100%投入数单机良率整线良率产品外观:没有脏污、破损等不良情况产品性能:电性能、PL、EL等均满足要求11影响因素因素产品设计机器设备品质检测车间环境生产作业主材辅材12产品的设计是否得当&合理图本或样纸不清晰或标识不明确实际生产无法满足设计提出的需求13使用了未经检验的材料(入库质检)错误的使用了材料材料自身发生了变异使用了替代材料,事先未评估其可靠性14设计或安装不当长时间不校准,精度不达标维修保养不当15片面追求产量,而不重视质量生产员未经培训上岗,或经验不足技术人员未指定相应的作业指导书未真实记录生产作业过程中的数据员工自身品质管控意识不足16管理者品控意识不足没有形成有效的质量控制体系检测标准不恰当或不完善出现问题时,应对措施不完善17温度&湿度对设备运行的影响温度&湿度对材料自身的影响作业场所的粉尘对产品的影响震动或噪音对测试的影响18改善方法预防为主,检测为辅的方针善于利用分析手段实施6S,全员参与管理员工作业标准明确化,定制化加强人员的品质能力教育提高全员的质量意识合格的供应商与严格的客户机:就是指生产中所使用的设备、工具等辅助生产用具人:是生产管理中最大的难点,也是目前所有管理理论中讨论的重点料:指物料,半成品、配件、原料等产品用料法:顾名思义,法则。指生产过程中所需遵循的规章制度环:指环境。某些产品对环境的要求很高,环境也会影响产品的质量20人(1)根据人的性格分配工作,各尽所长(2)加强“质量第一、用户第一、下道工序是用户”的质量意识教育,建立健全质量责任制(3)加强检验工作,适当增加检验的频次(4)通过工种间的人员调整、工作经验丰富化等方法,消除操作人员的厌烦情绪(5)广泛开展QC品管活动,促进自我提高和自我改进能力如何提高生产良率,就首先从现有的人员中去发掘,尽可能的发挥他们的特点,激发员工的工作热情,提高工作的积极性。如何激发员工的热情的一门科学。简单的说,人员管理就是生产管理中最为复杂,最难理解和运用的一种形式。改进措施思考点211:技能问题:能否胜任这项工作?2:制度是否影响人的工作?3:是选人的问题吗?4:是培训不够吗?5:是技能不对口吗?6:是人员对公司心猿意马?7:有责任人吗?8:人会操作机器吗?人适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