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婴师(五级)国家职业技能培训教程课题保健与护理2育婴师(五级)国家职业技能培训教程常见疾病的发现与护理一、常见疾病护理的基本原则1.早发现、早治疗婴幼儿年龄较小,还不能用语言准确表达病情,需要育婴师细心观察,尽早发现异常情况,及时进行治疗。婴幼儿出现异常情况时不要盲目处理,需要迅速去医院进行诊治。2.注意辨别婴幼儿的啼哭及其原因婴儿感到不适的主要反映是啼哭。在排除饥饿、便秘等因素后,应仔细检查婴幼儿的全身:从头到颈、到躯干、到四肢,稍用力抚摸一边,再查看后背、颈下、腋窝、大腿根等部位。如果手触到有病痛的部位,婴幼儿会加剧哭闹、或把成人的手拨开、拒按等。反复几次可发现病症的部位。育婴师(五级)国家职业技能培训教程一、常见疾病的发现与护理3.善于从婴幼儿日常生活中发现异常如果婴幼儿的口齿不如同龄儿童那样清晰,应观察是否因舌系带过短影响了发音;婴幼儿对周围环境中突然出现的较大声响反应淡漠,应考虑是否有听力异常;婴幼儿经常看东西时歪头或靠得很近,应该考虑是否有斜视或视力异常,只要细心观察,就可在早期发现疾病。4.观察婴幼儿的精神状态婴幼儿的精神状态是反映病情轻重的重要指标。一般来讲,如果面色红润,眼睛有神,正常玩耍,食欲好,说明病情不重;如果婴幼儿的面色发白,眼睛无神,哭闹无力或异常,不吃奶,烦躁不安或嗜睡,频繁呕吐或腹泻等,都表明病情较重,应及时送到医院就诊。育婴师(五级)国家职业技能培训教程二、基本护理1.体温计的使用(1)确定使用的体温表:肛表用于肛门,口表用于口腔或腋下。3岁以下的婴幼儿不使用口腔测量体温。(2)试表前要检查保温计有无破损,甩表时不能触及硬物,否则容易破碎。检查体温计水银柱是否已甩至35℃以下。(3)由于正常情况下每日体温有波动,一般早晨最低、傍晚最高,哭闹、活动和进食都可以使体温升高。所以在婴幼儿吃饭、喝水、运动出汗、等情况下要休息半小时后再测量体温。育婴师(五级)国家职业技能培训教程二、基本护理(4)保证在安静状态下测体温,婴幼儿哭闹时应设法让其停止啼哭。(5)读数:取出体温计转动温度表,直到可以见到一条粗线为止,从水银柱上读取所指数字。正常体温:一般皮肤(腋下)测5分钟,36~37℃肛门测2~3分钟,为36.2~38℃;口腔(舌下)测2~3分钟,为36~37.4℃。高于前述体温,则为发烧。(6)体温计使用完毕用酒精棉擦拭。育婴师(五级)国家职业技能培训教程二、基本护理2.婴幼儿发热的处理方法(1)定时为患儿测量体温,便于观察体温升、降规律,有助于疾病的疹断。一般在上午8时、中午12时、下午4时、晚上8时、午夜12时、清晨4时测体温。高烧病儿应在退烧药后半小时、1小时、2小时各测量一次。(2)发热婴幼儿的衣服不要穿得太多,要保证室内空气清新,经常开窗保持空气流通。育婴师(五级)国家职业技能培训教程二、基本护理(3)酒精擦浴。如果婴幼儿的体温超过39.4℃,可以用温水不断地擦身体降温,或用温水加等量50%酒精擦体,并且每隔10分钟测量一次体温。具体做法是:让婴幼儿平躺在床上,用海绵或清洁纱布蘸上温水给婴幼儿擦身。先擦躯干,最后擦四肢。湿水可以使血管扩张,在蒸发时带走热量,从血液中带走的热量越多,降温的效果就越好。(4)用温水降温时不要擦胸腹部,用酒精时也不能溅入眼睛里。擦浴后,一定要擦干皮肤,防止再度感冒。育婴师(五级)国家职业技能培训教程二、基本护理3.给患病婴幼儿喂药的方法(1)育婴师给患儿喂药时态度要温和,要让婴幼儿感到亲切、比较容易接受。如果态度生硬,婴幼儿产生恐惧心理就会拒绝服药。育婴师在喂药水前先摇匀药液,根据医嘱,看准药瓶或量杯上的刻度,倒出需要的用药量;或喂药片前将药片压碎,溶解于温开水中调匀,可将无甜味的、婴幼儿不愿吃的药加入到浓果汁中。育婴师(五级)国家职业技能培训教程二、基本护理(2)0~1岁婴儿的喂药方法。一般1~1婴儿的药物是液体的,需要用勺子或滴管喂。使用小勺时,把婴儿先放在膝上,药液倒在小勺里,将盛有药液的小勺伸入婴儿口中,用勺底压住舌面,慢慢抬起勺子柄,使药物流入口中,待其咽下药液后再撤出勺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