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创伤后感染的防治VIP免费

创伤后感染的防治_第1页
1/33
创伤后感染的防治_第2页
2/33
创伤后感染的防治_第3页
3/33
创伤后感染的防治2012年4月13日概要创伤后感染的主要原因常见创伤部位感染特点创伤感染的防控措施创伤感染的抗生素治疗创伤后感染的主要影响因素宿主免疫应答损伤发生的环境损伤机制损伤解剖位置医源性创伤后感染的主要影响因素1.宿主免疫应答受损严重的冲击伤抑制免疫系统中性粒细胞、单核巨噬细胞功能受损血清免疫球蛋白和补体水平降低细胞免疫抑制大出血引起组织缺血脑损伤导致中枢自主调节功能受损创伤后感染的主要影响因素2.损伤发生的环境-微生物接种量战伤比民伤感染发生率更高土壤、破损衣物等污染创伤后感染的主要影响因素3.损伤机制穿透伤比钝器伤易发生继发感染非金属异物残留易继发感染损伤造成空腔形成增加感染风险(高速发射物)组织缺血导致抗生素达到受累组织浓度降低创伤后感染的主要影响因素4.损伤解剖位置脊柱损伤较少发生损伤部位感染颈椎损伤易继发其它部位感染(呼吸道、尿道等)腹腔穿透伤感染发生率50%创伤性脑损伤可导致血脑屏障破坏TadeAO,ThanniLO,AyoadeBA.Astudyofthepattern,managementandoutcomeofpenetratingcoloninjuriesinSagamu.Niger.J.Clin.Pract.12(3),284–288(2009).5.医源性相关因素人工气道鼻胃管深静脉导管导尿管暴露创面、手术和放置引流管植入物创伤后感染的主要影响因素常见创伤部位感染特点中枢神经系统颅脑损伤常见感染类型:脑炎、脑膜炎、硬膜下脓肿常见感染途径:头皮开裂伤、损伤后持续脑脊液漏常见病原菌头皮开裂伤: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颅内感染:金葡菌、革兰阴性菌(不动杆菌)脊柱损伤脑膜炎最常见头面部及颈部感染病原菌–克雷伯菌属–真菌(念珠菌属)–假单胞菌属–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奇异变形杆菌–脆弱拟杆菌–消化球菌属–消化链球菌属–化脓链球菌继发其他系统感染(如肺炎)及腔隙并发症(颈椎骨髓炎)胸部危险因素:血胸持续胸腔积液肺挫伤同侧胸腔需多根胸腔引流管胸腔引流管留置时间延长损伤机制:穿透伤常引起脓胸,钝挫伤常引起肺炎最常见致病菌: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腹部危险因素:取决于损伤部位及宿主情况老年出血性休克需要输血结肠、胰腺、胃损伤致病菌:取决于损伤脏器类型或结构破坏严重度结肠:大肠埃希菌、拟杆菌;胃和小肠:肠杆菌属、克雷伯氏菌属;复杂性腹腔感染主要致病菌:大肠埃希菌、肠球菌、念珠菌术后腹膜炎:院内耐药菌肢体感染发生取决于:细菌接种量与宿主免疫功能约15%患者继发骨髓炎,其中17%可复发–途径:血源性、临近感染软组织、直接接种和固定装置(引起复发)感染早期阳性菌,后逐渐为阴性菌–复发感染者,主要为葡萄球菌围手术期标本培养不能预测感染灼伤后血流感染危险因素血管加压素的应用住院时间延长机械通气时间延长感染特点:伤口大于7天形成生物被膜致病菌特点<15天:鲍曼不动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15天:铜绿假单胞菌、肺炎克雷伯菌随局部抗生素的应用,酵母菌及曲霉菌感染发生率逐渐增加•早期发生感染:<48小时创伤相关性感染•晚期早期发生感染:>48小时院内获得性感染创伤后感染的分类特点细菌耐药性的相关定义MDR:Multi-drugresistanceXDR:Extreme(extensive)-drugresistancetoallbut1-2Antibiotics(tigecyclineandpolymyxins)PDR:Pan-drugresistancetoallAntibioticsClinicalInfectiousDiseases2008;46:1122–3最常见PDR(XDR)铜绿假单胞菌不动杆菌耐碳青霉烯肠杆菌泛耐药菌感染的危险因素­Lengthofhospitalstay­Surgery­Wounds­Previousinfection­Fecalcolonization­Broad-spectrumABx(carbapenem,ciprofloxacin)­IndwellingCVPorFoley­AdmittedtoburnICU­MechanicalventilationSchechnerV.Predictorsofrectalcarriageofcarbapenem-resistantEnterobacteriaceae(CRE)amongpatientswithknownCREcarriageattheirnexthospitalencounter.InfectControlHospEpidemiol.2011;32:497-503.创伤后局部感染的防治全面评估皮肤、粘膜和脏器受损情况及早外科止血、修补和骨折固定充分...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创伤后感染的防治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