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部分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STSE)领域本讲知识在近几年中考命题中有以下特点:1、命题热点为环境污染及防治、生态农业与可持续发展、现代通讯与交通技术、航天与空间技术、生命科学技术等;2、情景信息新,知识范围广,社会效用强,知识要求低,能力要求高,解题方法巧等特点;答案可能不唯一,学生可以从多角度、多方位展开解答。1、简化题设情景:与STSE联系的试题常以真实问题或模拟真实问题为背景,以社会热点问题为载体,容易使学生产生一种高深莫测的感觉。其实这些情景主要是为学生理解知识的应用价值和人文精神而设立的,其中的部分内容与解题无直接因果关系。因此学生要处理好题设情景与解题的关系,剔除无关因素,简化问题情景,使问题变得简洁、明了,以便快速找到解决问题的突破口。2、挖掘知识内涵:与STSE联系的试题来源现实生活和科研生产实际,试题的背景中往往带有学生较为陌生的专业性术语和名词,解题前应静下心来认真阅读试题,特别是试题中提示或分析内容,从中寻找与所学概念、理论、规律等的有机联系,形成完备的解题条件。运用已有的知识、经验和策略对各个过程进行充分的分析、联想、转化、建立已知与未知的关系,最终得出与实际情况相符的答案。解题策略1、物体间力的作用是;力的作用效果是、。2、酸雨是指,大气中的、氮氧化物是形成酸雨的主要物质;水体中等含量增多会造成水体的污染;“限塑令”的目的除了节约资源外,还能减少污染。3、纯金属和合金都属于材料;无机非金属材料包括玻璃、水泥、陶瓷等;有机合成材料包括、、等;新型材料如:纳米材料、光电子信息材料、超导材料、碳纤维等。4、按照人的意愿重新组合基因的技术叫做基因工程;应用转基因技术,可使动、植物按照人类的要求定向产生新的性状。基本知识点5、生物体主要的遗传物质是,形状呈结构。它存在于细胞核的_______上,它和_______共同组成染色体,就是其分子上起到遗传作用的片段。人类应用人工选择和杂交育种等方法进行改良动、植物的遗传性状,已取得了巨大的成功。这种杂交的生命力比双亲强的现象,叫做。6、细菌与真核生物相比是;病毒(填有或无)细胞结构。抗体是一类蛋白质,也称为,引起人体产生抗体的物质叫。传染病流行必须具备的三环节是。7、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是米/秒,光也是一种电磁波,电磁波包括无线电波、微波、红外线、可见光、紫外线、X射线等。8、地球上的能源一般直接或间接来自,煤和石油都属于,有发展前景的新能源有:。可持续发展的实质是,我国的生态农业已成为农业可持续发展的一种新模式。9、原子核由和构成,在原子中,质子数==,人类获得核能的途径主要有和,核电站工作时的能量转化是;火箭发射上升过程中,燃料的能变成火箭的机械能。10、抗传染免疫包括和,特异性免疫包括、和;免疫中对病原体的抵抗作用,如果是一种天生的抵御能力,称为,通过接种疫苗获得的免疫,称为;如果将病原体杀死或减轻毒性,制成疫苗,注入人体,使人体产生相应的抗体而获得的免疫,叫做,如果将含有特异性抗体的血清或淋巴因子等免疫物质注入人体而获得的免疫,叫做。例题分析【例1】(2009·嘉兴中考)2010年世博会将在上海举行,“低碳城市”的理念贯穿在世博园的建设中:大面积使用太阳能、设计透光展馆、使用“零排放”清洁动力汽车等。“低碳城市”的建设减少了_______气体的排放,有助于减缓全球气候变暖的趋势。同时,园区开放后将用“玉米塑料”制成的可降解餐具替代传统的泡沫塑料餐具,以减少对_______(选填“大气”、“水”或“土壤”)的污染。【精析】二氧化碳的增多是造成温室效应加剧的主要原因,“低碳城市”的建设就是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以减缓全球气候变暖的趋势;泡沫塑料等有机合成材料在自然界中难以降解,会造成土壤“白色污染”。答案:二氧化碳(温室)土壤【变式训练】(2009·龙岩中考)6月5日是联合国确定的“世界环境日”,去年的主题是“地球需要你:团结起来应对气候变化”。下列漫画最能反映气候变化的是()A.甲B.乙C.丙D.丁答案:选B。【例2】(2009·丽水中考)华裔科学家钱永健等发明了绿色荧光蛋白标记技术而获得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