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儿童合理用药2•儿童不是成人的缩影!!!3•儿童在不断生长发育中•生长(growth)----小儿整体和各器官的长大,可测出其量的增加(形体的增加)•发育(development)----细胞、组织、器官功能的成熟(功能的演进)•儿科学与成人医学有差别,•——年龄越小,差别越大4体重计算公式1-6月:体重(kg)=出生体重+月龄×0.77-12月:体重(kg)=出生体重+6×0.7+(月龄-6)×0.42岁-12岁:体重(kg)=年龄×2+8身长计算公式1岁身长(cm)=752-12岁身长(cm)=年龄×7+70(新)5体表面积计算方法2<30Kg:体表面积(米2)=体重×0.035+0.1>30Kg:体表面积(米2)=(体重-30)×0.02+1.056血压,收缩压(mmHg)=80+(年龄×2)舒张压=2/3舒张压各年龄小儿呼吸脉搏次数呼吸脉搏新生儿40-45120-140<1岁30-40110-1302-3岁25-30100-1204-7岁20-2580-1008-14岁2070-907每日需要热卡能量Kcal/Kg水量ml/Kg<1岁115-105110-1501-3岁100100-1504-6岁9090-1107-12岁8070-85>14岁6050-608儿童用药特点儿童是一个特殊的群体,处于生长发育阶段,许多脏器、神经系统发育不完全。其解剖、生理和生化功能,尤其是肝、肾、神经和内分泌功能与成人差异较大,药物的药效学和药动学有其自身规律。不同发育阶段有不同的生理生化功能特点,对药物的吸收、分布和转化等过程和药物敏感性均有影响。9儿童用药特点药物吸收率高药物清除排泄慢,易出现毒副作用存在先天异常反应药物作用年龄差异大注意先天异常反应新生儿:体表面积相对大,皮肤角化层薄,皮肤粘膜给药容易中毒婴幼儿吞咽功能差,肌肉注射局部循环差,故适宜静脉给药儿童期处于生长发育阶段,激素影响骨骼发育10儿童不合理用药现状美国南加州大学研究发现,美国12家儿童医院中,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1.1%,其中22%是可以预防的,17.8%是可以被灶发现的,16.8%时间的严重程度属于可以减轻的。造成危害的儿童用药错误中,最常见的是剂量错误。英国发布的研究结果显示造成服用感冒药儿童死亡的时伪麻黄碱超量资料显示,我国儿童服药不良反应率达12.9%,新生儿达24.4%,承认6.9%上海、北京、重庆等地聋哑学校中,70%的儿童是由于小时候药物使用不当造成的,更可怕的是每年仍以3万余人的速度增加11促进安全用药措施世卫组织正在行动中儿童基本药物示范目录(2007)2009年第十一届国际治疗药物监测与临床毒理学大会在加拿大蒙特利尔召开强调个体化治疗,儿童治疗药物监测受到前所未有的重视12我国患病儿童占总患病人数的20%左右,烧伤科患者中儿童占40%左右每个与儿童医疗相关的义务工作者有义务和责任了解和掌握儿童的用药特点,使儿童用药更加合理安全有效13小儿基本用药原则诊断要正确:用药要合理:剂量要准确:用法要合适:随时调整治疗:切忌滥用药:儿童用药的主要依据是小儿年龄、体重、病种和病情,同时也要考虑小儿对药物的特殊反应和毒副作用。14用药要合理:选用安全、有效、经济的药物;要掌握影响药物的因素(剂型、途径、药物联用、相互影响;小儿年龄、性别、营养状况及精神状态等。剂型剂量和方法随时调整15用药要合理—剂型选择剂型:片、口服液、干混悬剂、滴剂、颗粒剂、喷雾剂、栓剂、注射剂、贴剂等6岁前:溶液剂、糖浆剂、颗粒剂6岁以上:片剂、胶囊剂16剂量要准确不合理用药中剂量不正确占一半以上!剂量计算方式按体重计算按成人剂量计算按体表面积计算17按成人剂量计算,小儿剂量=体重×成人剂量/50新生儿成人剂量的1/10~1/86个月成人剂量的1/8~1/61岁成人剂量的1/6~1/41-4岁成人剂量的1/34-8岁成人剂量的1/28-12岁成人剂量的2/318用法要合适途径:吸入、口服、肌注、静注、皮下注射、肛门直肠注入等。稍大儿童尽量口服,新生儿大多采用静滴方式。不同剂型、不同给药途径所引起的药物疗效不尽相同。19服药时间催眠药睡前服;利尿药和泻药宜早餐前服;驱虫药宜空腹服;健胃药、抗酸药、收敛药、利胆药应饭前服;对胃肠道有刺激性的药宜饭后服;铁剂宜在两餐之间服。肾上腺皮质激素,早8点服用可以减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