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机械性损伤天津医科大学法医教研室天津医科大学法医教研室丁连发丁连发第一节概述损伤又叫创伤,有损害、伤害之意。当机体受到外力作用,致使组织器官结构破坏或功能障碍,称为损伤。导致人体损伤的因素包括生物性、化学性和物理性三大类。物理性:机械外力、高温、低温、电流、放射线等化学性:各种无机或有机的化合物,如强酸、强碱生物性:植物、动物、微生物机械性损伤(mechanicalinjury):机械性暴力作用于人体造成组织器官结构破坏或功能障碍。机械性损伤又可按致伤物的性状分为气体损伤、液体损伤和固体损伤,前两类损伤较为少见,法医学上所见多为固体损伤。固体物质所致的损伤又可分为钝器伤、锐器伤及火器伤等类型。一、机械性损伤的形成形成机械性损伤的三个基本因素:致伤物、作用力和人体组织的特性。三者的特征和变化都将影响到损伤的程度。(一)人体组织:人体各种组织、器官和系统的结构不同,其物理性质(弹力极限和抗断能力)也不同,故受外力后可形成不同性状的损伤。(二)致伤物:能引起机体损伤的物体统称为致伤物。1.锐器一般认为有刃、有尖的器械为锐器:(1)砍器:刃长短不一,较重,有柄,易于挥动。如斧、菜刀、柴刀、铡刀、及锋利的铁锹等。砍器主要形成砍创。(2)切器:其刃较薄,锋利,有柄便于把握。如菜刀、剃刀、剃须刀片、手术刀片、匕首及玻璃片、薄铁皮等。切器主要形成切创。(3)刺器:有尖无刃刺器,如锥子、螺丝刀、铁钉以及有尖的木棒、竹竿、铁钎等,其尖端可呈圆锥形、棱形、扁平形或不规则形。刺器形成的创伤为刺创。(4)剪器:单指剪刀。由剪刀造成的创伤称为剪创。2.钝器钝器无尖、无刃,其种类复杂。钝器的大小相差很大,坠落在大地时,地面可认为是致伤物。小者如石子,硬者如钢铁,软者如手掌都可作为钝器。按质量可分为金属、砖、石、木、塑料及其他。按形态又可分为规则钝器和不规则钝器。规则钝器可分为作用面、作用边和作用角。3.火器包括枪弹、炮弹、炸弹、地雷、雷管等。(三)作用力:凡能使物体获得加速度或发生形变作用的外力.作用于人体引起的效应:拉伸与压缩,摩擦,剪割,扭转,弯曲机械性损伤的物理学原理机械性损伤是因为物体的冲击力形成的,而冲击力的大小取决于物体的动能动能=1/2mv2机械性损伤的形成和程度取决于物体的质量和速度,还和物体的作用时间有关。Ft=mv(△动量)即F=mv/t△力的大小和作用时间成反比。二、损伤对机体的损害作用损伤对机体的损害作用可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两种。(一)原发性损害多数原发性损害具有肉眼可见的形态学改变,有的可立即致死,如颅脑迸裂、心脏破裂。有的不一定立即致死或无生命危险,如骨折、挫裂伤、神经或肌腱切断等。也有原发性损害可致严重功能障碍甚至立刻致死,但却无明显的形态学创伤形成,如脑震荡、脊髓震荡等。反射性的刺激神经,引起的心脏抑制或血管运动中枢抑制,也可发生无创伤改变的致命性循环障碍。(二)继发性损害出血;感染;栓塞;中毒三、损伤的基本形态改变(一)表皮剥脱(abrasion):当表面较粗糙的致伤物与人体皮肤接触并相互摩擦时可使表皮缺损、真皮外露,又叫擦伤。常见的表皮剥脱类型:划痕;掐痕;擦痕;撞痕;压痕法医学意义•1表皮剥脱所在的位置与分布,对于判断损伤原因具有重大意义。如女性大腿内侧或外伤,提示强奸案的可能;颈项部则提示扼颈的可能。2表皮剥脱的形状,主要决定于凶器的特性,所以,它可以帮助判断致伤物的接触面.3表皮剥脱的方向有助于判断作用力的方向.(二)挫伤(contusion)身体组织受到各种成都度不同的碰撞或挤压形成的皮下出血、血肿或浆液性渗出,有时又称为皮下出血,闭合性损伤。又称为皮下出血(subcutaneoushemorrage)。竹打中空:当使用圆形棍棒、竹竿或塑料管打击肩、背等处皮肤时,因局部软组织少,其下方有坚硬的骨组织作衬垫,致伤物打击的瞬间可使被打击部位的血管突然闭合,造成局部缺血,两侧的血管内压骤然升高并在剪切力的作用下发生破裂出血,形成两条平行排列的皮下出血带,中间呈苍白色。法医学意义•①可以正确判定凶器打击后的情况,如:棍棒、锤石,牙齿咬痕等•②判断生前伤和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