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粉刺中医外科学VIP免费

粉刺中医外科学_第1页
1/31
粉刺中医外科学_第2页
2/31
粉刺中医外科学_第3页
3/31
粉刺是一种颜面、胸背等处毛囊与皮脂腺的慢性炎症性皮肤病。相当于西医的痤疮。是皮损丘疹如刺,可挤出白色碎米粉样汁。早在《诸病源候论·面疮候》中就有本病症状的描述。《医宗金鉴·肺风粉刺》的论述较为全面:“此证由肺经血热所成。每发于面鼻,起碎疙瘩,形如黍屑,色赤肿痛,破出白粉汁。日久皆成白屑,形如黍米白屑。宜内服枇杷清肺饮,外敷颠倒散,缓缓自收功也。”•肺经风热素体阳热偏盛,肺经蕴热,复感风邪,熏蒸面部而发。•肠胃温热过食辛辣肥甘,助湿化热,湿热互结。上蒸颜面而致。•湿热痰瘀脾虚失运,湿浊内生,郁久化热,灼津为瘦,湿热浊痰互结而成。•西医认为与内分泌因素、毛囊皮脂腺导管角化异常、微生物感染、免疫因素等有关。•好发于颜面、颈、胸背或臀部。多发于青春发育期,皮疹易反复发生,常在饮食不节、月经前后加重。•皮损初起为针头大小的毛囊性丘疹,或为白头粉刺、黑头粉刺,可挤出白色或淡黄色脂栓,因感染而成红色小丘疹,顶端可出现小脓疱。愈后可留有暂时性色素沉着或轻度凹陷性瘢痕。•自觉轻度瘙痒或无自觉症状。•病程呈慢性经过,一般在青春期后可逐渐痊愈或减轻。(图)•酒齄鼻多见于壮年;皮损分布以以鼻准、鼻翼为主,两颊前额也可发生,绝不累及其他部位;无黑头粉刺,患部潮红、充血,伴有毛细血管扩张。•职业性痤疮常发生于接触沥青、煤焦油及石油制品的工人;同工种的人往往多发生同样损害;丘疹密集,伴毛囊角化,除面部外,其他接触部位如手背、前臂、肘部亦有发生。•颜面播散性粟粒性狼疮多见于成年人;损害为粟粒大小淡红色、紫红色结节,表面光滑,对称分布于颊部、眼睑、鼻唇沟等处;以玻片压之可呈苹果酱色。辨证论治外治内治其他疗法西医治疗、针灸肺经风热证肠胃湿热证痰湿瘀滞证•洗面宜用温水,忌用冷水,以防毛孔收缩,皮脂分泌受阻;皮脂较多时,可用硫黄皂洗面,每日3~4次。•忌食辛辣刺激性食物;少食油类、甜食;多食新鲜蔬菜、水果,保持大便通畅。•忌用手挤压粉刺。以免炎症扩散。愈后遗留凹陷瘢痕。•不要乱用化妆品,尤其粉质化妆品易堵塞毛孔,造成皮脂淤积而成粉刺。本节完证候:丘疹色红,或有痒痛,或有脓疱;伴口干喜饮,便秘溲赤;舌质红,苔薄黄,脉弦滑。治法:疏风清肺。方药:枇杷清肺饮加减。伴口渴喜饮者加生石膏、天花粉;大便秘结者加生大黄;脓疱多者加紫花地丁、白花蛇舌草;经前加重者加香附、益母草、当归。证候:颜面、胸背部皮肤油腻,皮疹红肿疼痛,或有脓疱;伴口臭、便秘溲黄;舌红,苔黄腻。脉滑数。治法:清热除湿。方药:茵陈蒿汤加减。伴腹胀、舌苔厚腻者加生山楂、鸡内金、枳实;脓疱多者加白花蛇舌草、野菊花、金银花。证候:皮疹颜色暗红,以结节、脓肿、囊肿、瘢痕为主,或见窭道,经久难愈;伴纳呆腹胀;舌质暗红,苔黄腻,脉弦滑。治法:除湿化痰,活血散结。方药:二陈汤合桃红四物汤加减。妇女伴痛经者加益母草、泽兰;伴囊肿成脓者加贝母、穿山甲、野菊花、皂角刺;伴结节、囊肿难消者加三棱、莪术、皂角刺、夏枯草。①皮疹较多者,可用茶调颠倒散涂患处,每日2次,或每晚涂1次,次日晨洗去。②脓肿、囊肿、结节较甚者,可外敷金黄膏,每日1~2次。西医治疗:内服抗生素类、维生素B族、维生素A、维A酸类、锌制剂等。配合外用0.05%维A酸霜,以及2%红霉素软膏。针灸疗法1)体针:大椎、合谷、四白、太白、太阳、下关、颊车。肺经风热证加曲池、肺俞;肠胃湿热证加大肠俞、足三里、丰隆;月经不调者加膈俞、三阴交。2)耳穴压豆:取肺、内分泌、交感、脑点、面颊、额区。皮脂溢出加脾;便秘加大肠;月经不调加子宫、肝。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粉刺中医外科学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