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一建军CRRT与蜂蜇伤:锋芒所向陕西“杀人蜂”蛰伤1640人42人不治广东云浮也发生“蜂祸”:一名8岁的农村男孩小文被野蜂蜇伤310针,生命垂危。•健康人1次遭10只蜂蜇只引起局部反应•受200—300只蜂蜇,可出现心血管紊乱症状•同时遭500只蜂蜇,则可因呼吸中枢麻痹及过敏致死•通常把500一l000只蜜蜂蜇伤所注入人体的蜂毒量当作致死量•对蜂毒高敏感的人,1只蜜蜂蜇刺即可引起死亡蜂蛰伤的学习刻不容缓!蜂蜇伤是被蜂(蜜蜂,大黄蜂,马蜂)蜇伤后出现局部和系统中毒症状,如不及时抢救,常可危及生命,医护人员积极防范,悉心护理是提高治愈率的重要因素。定义蜂毒的构成临床表现溶血性贫血、肌溶解2急性肝衰竭3急性肾衰竭4神经系统并发症5心脏损害6过敏反应1过敏反应皮肤荨麻疹、喉头水肿、呼吸困难、心率增速、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严重者出现过敏性休克,导致呼吸循环衰竭•发生在蜂蜇后数分钟到几个小时内,是死亡主要原因之一蜂蜇伤的临床表现溶血性贫血•蜂毒的主要成分,其溶血作用很强,•在极低的浓度(1/10000)下,就能产生溶血作用胶体渗出性溶血细胞内渗透压降低细胞内的胶体大量渗出蜂毒溶血毒肽蜂蜇伤的临床表现※蜂毒素及代谢产物作为抗原在早期产生大量特异性抗体,充斥门脉血※抗原抗体共价结合形成免疫复合物,并在肝细胞血窦面大量沉积※通过激活补体,在血小板、中性粒细胞及其他免疫细胞参与下,导致肝细胞出血性坏死,破坏大量肝细胞,形成原发性损伤蜂蜇伤的临床表现急性肝衰竭急性肾衰竭是蜂毒中毒的最常见、最主要的损害直接损伤肾小管血管内溶血,横纹肌溶解及凝血障碍,破裂红细胞碎片及肌溶蛋白对肾小管阻塞和毒性作用可致肾小管坏死、肾衰竭蜂蜇伤的临床表现大量红细胞或骨骼肌细胞破坏Hb、Myo经肾小球滤过,肾小管内浓度升高游离血红蛋白、肌红蛋白入血分解为亚铁血红素和珠蛋白尿液酸性环境下诱发氧自由基形成小管上皮细胞脂质过氧化损伤清除血管舒张因子NO小管缺血性损伤急性肾衰竭低血容量或脱水血液重新分布肾脏缺血酸性尿诱因形成管型阻塞肾小管管腔内压力增高肾小球滤过受阻机制※蜂毒明肽、组胺、透明质酸酶都具有潜在的神经毒性※蜂毒中含有的非磷脂蛋白可以诱发脑炎※磷脂酶A可以促使神经系统磷脂酶释放出磷脂碱基蛋白及其他抗原,诱发免疫反应,导致脑组织损伤蜂蜇伤的临床表现神经系统损伤蜂毒素抑制心肌线粒体Na—K+ATP酶活性,导致心肌缺血、缺氧及心律失常蜂毒素诱发冠状动脉痉挛和继发性的血栓形成导致急性心肌梗死心脏损伤心脏损伤蜂蜇伤的临床表现治疗急诊评估•1、迅速评估患者的气道、呼吸、循环及意识状况。•2、评估有无全身过敏反应的表现。•3、评估有无脏器受累的表现。•4、获取详细病史:包括既往过敏史,特殊病史,服用药物情况等。过敏性休克的处理局部治疗•尽快拔除肉眼可见的毒刺,勿挤压毒囊。•局部冲洗:蜜蜂、土蜂等蛰伤可选择弱碱性液体,如2%~3%碳酸氢钠水、氨水等;胡蜂科类蛰伤,包括黄蜂、大黄蜂、虎头蜂、竹蜂等,可选择弱酸性液体,如食醋等。也可直接用清水或生理盐水进行冲洗。•可酌情使用蛇药片碾碎调成糊状外敷于伤处。•肿胀明显者可以抬高患肢,24-48小时内给予局部冰敷。•疼痛明显者可考虑使用非甾体类抗炎药局部外用或口服。药物治疗•早期应静脉给予琥珀酸氢可的松100~200mg或地塞米松5~10mg共3~5d,既可治疗毒蜂致人体产生的变态反应,又可提高人体对各种毒素的耐受性,减轻炎症反应。•早期碱化尿液,强化利尿治疗。血液净化治疗•积极治疗溶血、肌溶解所致的急性肾功能衰竭,由于蜂蜇伤后严重的溶血、肌溶解、少尿,血BUN、Cr急速上升,出现高钾、低钠等电解质紊乱。加之肝脏、心肌急性损伤,全身呈现急性炎症状态。患者心血管系统极不稳定。持续血液净化治疗血液净化血液滤过(对流)血液灌流(吸附)血浆置换(高通透性膜)血液透析(弥散)血液净化缓慢超滤(超滤)各种溶质的清除机制代表物质清除机制小分子溶质(MW<300)尿素氮、肌苷、氨基酸扩散对流中分子溶质(MW500~5000)VitB12、万古霉素对流小分子蛋白(MW5000~50000)炎性介质对流吸附大分子蛋白(MW>50000)白蛋白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