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腔镜手术并发症的种类预防及处理一、腹腔镜手术特有的并发症一、人工气腹并发症•(一)高碳酸血症和低氧血症•不恰当的人工气腹压力和腹腔镜手术特有的体位往往会导致患者出现高碳酸血症和低氧血症。腹腔气腹压力过高(>15mmHg)和特殊体位,如:术中采用头低足高位(盆腔和妇科手术等),可使膈肌抬高、肺底部运动受限、肺顺应性下降,影响通气功能,从而导致患者出现高碳酸血症和低氧血症。虽然,主要发生在原有肺功能障碍的患者以及手术时间较长的情况下,但仍应给予足够重视。一、人工气腹并发症•预防措施除了术前严格掌握手术适应证外,还要在术中进行适当的监测,了解脉率、血氧饱和度、肺通气量、气道压力、血气分析等指标的变化情况。同时,严格控制人工气腹压力,如:腹腔气腹压力不应超过15mmHg;颈部气腹压力不应超过8~10mmHg。一旦发生高碳酸血症,可行过度通气以排出体内蓄积的C02。若仍无法纠正,则须中转行常规手术。一、人工气腹并发症•(二)皮下气肿•皮下气肿是最常见的气腹并发症,发生率0.3%~2.5%。•1.引起皮下气肿的常见原因•(1)气腹针穿刺失误,气体直接注入腹膜外间隙。•(2)切口过大,尤其是腹膜、筋膜切口过大。•(3)反复穿刺后套管锥偏离原穿刺部位,在腹壁上形成多个创道,C02经创道进入皮下;或应用扩张器使皮下组织疏松致使腹膜外造成裂孔。•(4)手术操作空间内注入的C02压力过高,手术时间过长。一、人工气腹并发症•2.预防皮下气肿的措施•(1)正确放置气腹针。气腹针是否进入腹腔可以通过以下试验加以验证:①注入5ml生理盐水后无液体流出;若回抽出血液、肠液或尿液等,则提示气腹针放置的位置有误。②在气腹针上滴注生理盐水后提起腹壁,腹腔内负压可使悬滴的液体吸入针内。③以1L/min的速度开始注气,此时的腹内压力应小于8mmHg,并随呼吸而波动。若腹内初始压力较高或上升速度较快,则捉示气腹针位置可能不妥,应及时调整。一、人工气腹并发症•(2)在术野显露满意的情况下,术中应用较小的气腹压力维持手术操作空间是值得推荐的作法。•(3)奉生皮下气肿时,可用双手将气体从穿刺孔处挤出。同时增大呼吸道通气量,可能会引发原有心肺功能障碍的患者出现心肺功能衰竭以及组织器官缺氧、酸中毒等损害,因此应及时用呼吸机加压给氧,直至皮下气肿消失,心肺功能指标恢复正常。必要时可暂停或解除气腹。一、人工气腹并发症•(三)气胸,纵隔气肿•气腹引起气胸和纵隔气肿比较少见,但却是一种危害极大的并发症。•1.引起气胸、纵隔气肿的常见原因•(1)高气腹压和胸腔负压使腹腔内气体通过主动脉或食管裂孔处的缝隙进入纵隔、胸膜腔。•(2)先天性膈肌缺损或手术中膈肌损伤,使腹腔内的气体直接进入胸膜腔。•(3)先天性肺部疾病,如肺大泡等在术中破裂。•(4)全麻插管损伤气管、正压呼吸压力过度、气腹机压力控制失灵等也均可引起气胸。一、人工气腹并发症•2.气胸、纵隔气肿的诊断术中若出现以下情况应考虑气胸的可能性。•(1)通气困难(气道阻力增高、肺顺应性下降)。•(2)无明显诱因的血氧饱和度下降。,•(3)无法解释的血液动力学改变。•经过仔细的叩诊、听诊以及气管移位情况的检查,并结合X线胸片检查可明确诊断。一、人工气腹并发症•3.气胸、纵隔气肿的处理发生在手术开始或术中的气胸;应立即暂停注气并解除气腹,同时行胸腔闭式引流术。在患者‘般情况好转后,可尝试重新建立气腹,如果此时生命体征平稳,可继续完成手术。如气胸发生在手术即将结束时,只要患者的生命体征稳定可继续完成手术。张力性气胸应立即在锁骨中线第二肋间处穿刺引流气体。一、人工气腹并发症•(四)气体栓塞•气体栓塞是气腹少见的并发症,但它的后果却非常严重,病死率较高。•1.引起气体栓塞的常见原因•(1)气腹针误入腹腔内静脉,大量气体在短时间内直接冲入血液,进入血液循环。•(2)组织分离时伤及较粗静脉,静脉壁上的裂口成为高压气体进入血液循环的直接门户。一、人工气腹并发症•2.气体栓塞的预防及处理•(1)注气前必须仔细验证气腹针的位置,如出现低血压、心率快、周围性青紫以及第二心音加重、轻度隆隆声等,应警惕气体栓塞发生的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