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觉器官1、掌握感觉器官、感受器的概念。2、掌握眼球、内耳的结构和功能。3、理解光线在眼内的传导途径和声波在耳内的传导途径。4、理解本体感受器的概念。掌握肌梭和腱梭的结构和功能。感觉器官学习目标感觉器官第一节概述第二节视器第三节前庭蜗器第四节本体感受器第五节运动对感觉器官的影响第一节概述感觉器官(感觉器或感官):是机体感受周围事物变化刺激的一类器官,由感受器及其附属器官组成。感受器:是指分布在体表或组织内部的一些专门感受机体内外环境刺激的结构和装置,能将各种刺激转变为神经冲动,并借感觉神经传入中枢,形成各种感觉。外感受器内感受器本体感受器特殊感受器第二节视器一、眼球二、眼副器三、光信息在眼内的传导途径四、视觉传导路和瞳孔对光反射传导路眼球眼球壁折光装置眼球壁纤维膜(外膜)角膜巩膜虹膜睫状体脉络膜虹膜部睫状体部视部血管膜(中膜)视网膜(内膜)视网膜视部的组织结构双极细胞层视锥细胞视杆细胞节细胞层视细胞层色素上皮细胞层光线方向神经冲动传导方向•在视神经盘的颞侧稍偏下方有一浅黄色小区称黄斑。黄斑中央部有一凹陷称中央凹,是视力最敏锐之处。•视锥细胞能合成视紫蓝质,能感受强光和颜色。•视杆细胞能合成视紫红质,能感受弱光刺激。折光装置角膜房水晶状体玻璃体眼副器:眼睑、结膜、泪器、眼肌光信息在眼内的传导途径角膜→前房水→瞳孔→后房水→晶状体→玻璃体→视网膜,在视网膜上成像,经视觉传导路到大脑皮质。视觉传导路3外侧膝状体2节细胞1双极细胞视觉传导路视锥细胞视杆细胞周围突中枢突视神经视交叉(视网膜鼻侧半纤维交叉,视网膜颞侧纤维不交叉)视束视辐射经内囊距状沟两侧皮质瞳孔对光反射传导路•视网膜→视神经→视交叉→两侧视束→两侧动眼神经副核→动眼神经→睫状神经节→节后纤维→瞳孔括约肌收缩→两侧瞳孔缩小。第三节前庭蜗器(耳)一、外耳二、中耳三、内耳四、声波在耳内的传导途径五、听觉和平衡觉传导路外耳耳廓外耳道鼓膜中耳鼓室咽鼓管乳突小房内耳(迷路)骨迷路膜迷路耳蜗前庭骨半规管蜗管椭圆囊、球囊膜半规管螺旋器是听觉感受器椭圆囊斑和球囊斑是感受头部位置变动或直线变速运动的感受器。壶腹嵴是感受头部旋转变速运动的感受器。声波→外耳道→鼓膜→听骨链→前庭窗→前庭阶外淋巴波动→蜗孔→鼓阶外淋巴波动→蜗管中内淋巴波动和螺旋膜振动→螺旋器感受听觉→经蜗神经→大脑皮质听觉中枢声波蜗神经声波在耳内的传导途径空气传导和骨传导听觉传导路4内侧膝状体2蜗神经核1蜗神经节听觉传导路螺旋器周围突中枢突蜗神经轴突大部分交叉,交叉后的纤维形成外侧丘系听辐射经内囊颞横回3下丘平衡觉传导路第四节本体感受器本体感受器是指位于肌肉、肌腱、关节囊中的感受器,它们可感受肌肉被牵张、肌肉收缩和关节的伸展程度,并将这些感觉信息传入大脑皮质,以调节骨骼的运动。肌梭腱梭肌梭:是位于骨骼肌内的梭形小体,由一些特殊的肌纤维、神经末梢和被囊组成。是肌肉长度感受器,能感受动力性工作中肌肉长度的变化。腱梭:是骨骼肌的肌腹与肌腱连接处的梭形结构,由腱纤维束、神经末梢和被囊组成。是肌肉张力感受器,能感受静力性工作中肌肉张力的变化。第五节运动对感觉器官的影响(自学)感觉器官、感受器的概念眼球的结构、内耳的结构。肌梭和腱梭的功能。感觉器官小结复习题P38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