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后可任意编辑中小学复课后疫情防控通风消毒方案 中小学开学后疫情防控预案 中小学复课后疫情防控通风消毒方案为了加强消毒管理,严格预防和控制感染性疾病的传播,明确责任、强化管理,指导开展预防性卫生防护措施,根据《公共场所卫生防护指南》,结合我校实际情况,特制定如下方案: 一、通风、消毒要求 1.教室、办公室、宿舍、食堂、图书馆、实验室、体育馆、卫生间等学生聚集场所每天定时通风与换气,注意室内温度不能过低,避开学生受凉感冒; 温暖天气宜实行全日开窗的方式换气; 寒冷天气,上课时门窗保留缝隙,课间活动时保持打开门窗通风。 2.每日对教室、实验室、图书馆、食堂、学生宿舍、卫生间、礼堂、浴室等公共场所及垃圾桶站进行消毒不低于一次,第 1 页 共 6 页下载后可任意编辑并加强通风换气。严格执行授课场所开窗通风制度。开学后,每日加大消毒密度,发现临床诊断病例和疑似病例,在句容卫生部门的指导下,要对患者活动过的区域、接触过的物品实行重点消毒措施。 3.发生传染病疫情时,要增加通风、消毒频次,确保达到消毒效果。 4.做好通风、消毒记录的登记,并安排专人不定期督导检查。 二、消毒方法(-)实验室 1.进行实验操作前、后要流动水洗手。 溶液要注明开瓶时间及用法。冰箱消毒保养 1 次/周,物品放置有序。 无菌物品与污染物品分开放置。 3.室内工作台、桌椅表面、地面每天清洁,并用有效氯第 2 页 共 6 页下载后可任意编辑500mg/L 擦拭消毒,作用 30 分钟后,清水擦拭。 (二)食堂 1.要保证操作区域内环境卫生洁净洁净,每天对餐厅环境进行消毒,通过开窗通风、紫外线灯照射、消毒剂喷洒、擦拭和拖拭等措施,对空气、物体表面和地面进行消毒。 2.根据餐次对食品处理区、加工区、售卖区、就餐区环境进行预防性消毒。 3.餐具和加工用品根据相关要求每餐次进行消毒。使用物理消毒的要保证消毒设备的时间和消毒温度达到要求,消毒后餐用具需要保存在洁净的保洁柜内待用,不可裸露在空气中。 具体如下: 煮沸消毒法,将清洗洁净的餐具完全浸没清水中加热,待水沸腾后计时 15 分钟,取出,晾干即可。 流通蒸汽法,将餐具放入蒸屉加热,从水沸腾开始计时,第 3 页 共 6 页下载后可任意编辑消毒 15~30 分钟。 对耐高温的碗、筷、不锈钢餐盘,可以放入热力消毒柜消毒,摆放均匀,温度设定 105°C^120°C,维持 100°C 以上 15分钟。 (4)加强垃圾分类管理,及时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