宫颈炎症妇科陈晶发病妇科门诊总数40-50%近年来呈上升趋势宫颈的防御功能宫颈阴道部表面覆以复层鳞状上皮,具有较强的抗感染能力。宫颈内口紧闭。宫颈管分泌大量黏液形成粘液栓,内含溶菌酶、抗白细胞蛋白酶。致病因素宫颈易受性生活、分娩、宫腔操作的损伤。颈管柱状上皮抗感染能力差。颈管粘膜皱褶多,病原体难以完全清除。鳞状上皮柱状上皮急性宫颈炎acutecervicitis病因及病原体见于流产后感染、产褥期感染、宫颈损伤或阴道异物并发感染。常见病原体为葡萄球菌、链球菌、肠球菌等。目前最常见病原体为淋病奈氏菌及沙眼衣原体,引起粘液脓性宫颈炎。临床表现阴道分泌物增多,呈白色粘稠或黄绿色。外阴瘙痒,下腹不适,腰酸痛或尿频,尿急,尿痛等。妇检宫颈充血,水肿,粘膜外翻,常有接触性出血及触痛。严重者宫颈表面上皮剥脱,坏死,溃疡,颈管粘膜外翻,大量脓性分泌物自颈管流出。正常宫颈宫颈炎症治疗治疗原则:针对病原体抗生素药物治疗。淋菌性宫颈炎:头孢菌素、喹诺酮类大剂量、单次给药。原则:及时、足量、规范、彻底。衣原体性宫颈炎:四环素、红霉素、喹诺酮类。慢性宫颈炎chroniccervicitis病因急性子宫颈炎治疗不彻底转变而来。少数急性症状不明显,开始即为慢性病变。病原体主要为葡萄球菌、链球菌、大肠杆菌及厌氧菌。沙眼衣原体及淋球菌感染日益增多。病理宫颈糜烂宫颈肥大宫颈腺囊肿宫颈息肉宫颈粘膜炎宫颈糜烂慢性宫颈炎最常见的一种病理改变。宫颈阴道部外观呈细颗粒状的红色区。生理性糜烂:青春期、妊娠期或口服避孕药。宫颈炎宫颈阴道壁宫颈糜烂分型单纯型(单层柱状上皮覆盖)颗粒型(腺上皮及间质增生)乳突型(间质显著增生)宫颈糜烂分度轻度:糜烂面小于整个宫颈面积的1/3中度:糜烂面占整个宫颈面积的1/3-2/3重度:糜烂面占整个宫颈面积的2/3以上宫颈肥大慢性炎症长期刺激,宫颈组织充血、水肿,腺体和间质增生,使宫颈呈不同程度的肥大,表面多光滑,硬度增加。宫颈息肉炎症刺激使宫颈管局部粘膜增生,逐渐自基底部向宫颈外口突出形成息肉。单个或多发,极少恶变,易复发。宫颈息肉宫颈腺囊肿腺管或腺开口阻塞,腺体分泌物引流受阻、储留形成囊肿宫颈粘膜炎病变局限于宫颈管粘膜及粘膜下组织,宫颈阴道部外观光滑,有时宫颈管粘膜增生向外突出。临床表现主要症状:阴道分泌物增多(乳白色粘液或淡黄色脓性、血性白带)。腰骶部疼痛、下腹坠痛。妇检:宫颈有不同程度糜烂、肥大、裂伤、外翻及腺囊肿。物理治疗目前治疗宫颈炎最有效方法。激光、冷冻、红外线或微波;原理是将糜烂面单层柱状上皮破坏,使其坏死脱落,为新生鳞状上皮覆盖。治疗前常规做宫颈刮片细胞学检查。治疗时间是经后3-7天内。并发症:术后出血、宫颈管狭窄、不孕、感染。其它治疗药物治疗:中药或干扰素;适用于糜烂面小和炎症浸润较浅病例。颈管粘膜炎:局部用药效果差,需根据分泌物培养和药敏结果全身抗感染治疗。手术治疗:息肉摘除,对宫颈肥大、糜烂面较深且累及宫颈管者可考虑锥切。宫颈炎的易发人群:出现白带异常、外阴瘙痒、下腹坠痛、腰酸乏力、月经不调等症状者。性生活史3年以上者。经常及不定期服用避孕药者。有过流产史者。有2个以上性伴侣者。已生育女性。偶有不正常症状出现,一直未就医者。那应该如何预防呢?1、讲究个人卫生。勤洗澡,勤换内衣,每日用温水清洗外阴,不用不洁洗浴用具,包括避免使用他人毛巾、肥皂等。2、注意经期卫生。应使用合格的月经护垫,经期要注意休息,禁止在经期游泳。3、避免公共场所交叉感染。包括公共浴池、游泳池、旅馆及公厕等。4、增强体质,提高个人抵抗疾病的能力。那应该如何预防呢?5、结婚以后,应注意性接触感染,经期不可性交。若患有性传播疾病,包括梅毒、淋病、滴虫病等,夫妇双方必须同时治疗,而且治疗必须彻底。6、白带是宫颈的“镜子”,一旦出现白带增多、腰痛、下腹坠胀等症状,应及时去医院就诊。做到早诊断,早治疗。7、定期做妇科检查。8、实行计划生育,采取避孕措施,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