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性关节炎的诊治与康复常州第二人民医院风湿免疫科孙国民内容简介•什么是骨性关节炎•骨性关节炎会有哪些不适?•骨性关节炎的诊疗•骨性关节的日常保健什么是骨关节炎?•是一种以关节软骨变性、破坏及骨质增生为特征的慢性关节病,主要表现是关节疼痛和活动不灵活。•又名退行性关节炎,属关节提前老化,特别是关节软骨的老化。骨性关节炎代表着关节的衰老,故称之为老年性关节炎。分类•临床上,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二类。•原发性骨关节炎,是指用目前的检查方法查不出病因的骨关节炎,通常所指的骨关节炎即属于这一类。•继发性骨关节炎是指由其它疾病所诱发的病变,如创伤、类风湿关节炎、神经及内分泌疾病等,此类骨关节炎病变较局限,不伴发赫伯登结节。发病率•在中年以后多发,女性多于男性;•本病发生率随年龄增高而增多,40随人群的患病率为10%~17%,60岁以上为50%,该病有一定的致残率。•好发于负重大、活动多的关节,如脊柱、膝、髋等处。本病发生可能与以下因素有关:•肥胖•体重增加和膝骨性关节炎的发病成正比。肥胖者体重下降可减少膝骨关节炎的发病。•骨密度•当软骨下骨小梁变薄、变僵硬时,其承受压力的耐受性就减少,因此,在骨质疏松者出现骨性关节炎的几率就增多。•外伤和力的承受•异常状态下的关节,如在髌骨切除术后环节处于不稳定状态时,当关节承受肌力不平衡并加上局部压力,就会出现软骨的退行性变。正常的关节和活动甚至剧烈运动后是不会出现骨性关节炎的。•遗传因素•不同种族的关节受累情况是各不相同的,如髋关节、腕掌关节的骨性关节炎在白种人多见,但有色人种及国人中少见。•性别亦有影响,女性在绝经前其骨关节炎的发生与男性相似,但到绝经期以后,女性骨关节炎的发生率明显高于男性。这是由于雌激素水平的降低而导致钙大量的流失而引起。骨性关节炎的症状体征•本病起病缓慢。症状多出现在40岁以后,随年龄增长而增多。•本病的关节痛多出现在负重关节如膝、髋等:关节痛与活动有关,休息后疼痛缓解。•早期表现以僵硬为主,劳累、受凉或轻微外伤后加重,活动后疼痛、僵硬很快缓解。如:早晨起床或久坐后起立时,出现僵硬、疼痛的明显症状,活动后症状减轻或消失。•但骨关节炎的晨僵和类风关不同,时间比较短暂,一般不超过30分钟。•晚期关节疼痛加重,夜间休息时疼醒,疼痛持续不断,直至关节变形、肿大,功能活动障碍生活不能自理。同一患者可出现不止一个部位的病变。常见侵犯部位•一、手•指间关节最常受累,尤其是远端指间关节。肿痛和压痛不太明显亦很少影响关节活动。特征性改变为在指关节背面的内外侧,出现骨性增生而形成硬结节,位于远端指间关节的结节称为Heberden(赫伯登)结节,位于近端指间关节的称为Bouchard(布卡得)结节。•膝•早期症状为上下楼梯疼痛,尤以下楼明显,呈单侧或双侧交替出现,伴关节肿大、关节腔积液,严重者出现膝内翻畸形。•髋•表现为大粗隆、臀外侧、腹股沟等部位疼痛,可放射至膝。髋内旋、伸直受限。•脊柱•局部出现疼痛、僵硬,少见放射性痛。•足•第一趾关节是病变出现的常见部位。•穿紧足鞋和反复外伤是其病因。•症状为局部疼痛、骨性肥大和拇外翻。关于骨刺的说明•骨刺是关节退行性病变,即关节老化现象,尤其是负重或活动频繁的颈、腰、髋、膝等关节,都可有骨刺形成。这在中老年人是普遍的生理现象,就像头发变稀疏、变白一样,并不等于是病,也不一定需要治疗•只有关节老化,加上关节过劳、损伤、受风着凉等诱因,使关节局部产生了炎症,其炎性产物反过来又会刺激骨刺生长,从而引起关节疼痛、积液、肿胀、僵硬、有骨擦音,伸展不利,活动障碍等骨性关节炎症状,需及时就医。•骨刺的结构与正常骨骼相似,成分相同。目前尚没有药物能够使骨刺消失。检查影像学检查:最为重要1、X线检查:早期无改变,随后表现为关节间隙狭窄,软骨下骨硬化,骨囊性变,骨刺或唇样突起。晚期出现关节半脱位及畸形2、核磁共振检查:可以显示关节软骨、韧带、半月板及关节腔积液等病变情况血液检查:血常规、血沉和CRP多正常,RF和ANA阴性,补体正常。少数炎症严重者血沉和CRP可轻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