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病例讨论糖尿病足病人的护理内二科杨郑2014.8Page2(一)主要内容1、糖尿病的定义及分型2、糖尿病足的定义3、糖尿病足发病诱因4、简要病史介绍5、讨论问题Page3一、(1)糖尿病的定义及分型1、糖尿病是一种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长期共同作用所导致的慢性、全身性、代谢性疾病,以血浆葡萄糖水平增高为特征,主要是因为体内胰岛素分泌不足或作用障碍引起的糖、脂肪、蛋白质代谢紊乱而影响正常生理活动的一种疾病。2、世界卫生组织将糖尿病分为四种类型:a.1型糖尿病:是由于β细胞破坏,常导致胰岛素绝对不足,一般30岁以下的青少年多见,有自发DKA的倾向。b.2型糖尿病:胰岛素抵抗和胰岛素分泌障碍。中老年人多见。c.特殊类型糖尿病:胰岛素基因突变、内分泌疾病所导致。d.妊娠糖尿病:由于妊娠期妇女分泌的荷尔蒙所导致。Page4一(2)、足的定义首先让我们认识正常人的双脚:脚是人身体上必不可少的重要组成部分,人的日常行动时刻都离不开一双健康的脚。保持健康的双脚所需具备的条件:良好的血液循环良好的感觉良好的功能和形态Page5三、糖尿病足的定义糖尿病足是指糖尿病患者足部由于神经病变使下肢保护功能减退,大血管和微血管病变使动脉灌注不足致微循环障碍而发生溃疡和坏疽的疾病状态。糖尿病足是糖尿病一种严重的并发症,是糖尿病患者致残,甚至致死的重要原因之一,不但给患者造成痛苦,而且使其增添了巨大的经济负担。Page6三、糖尿病足发病诱因鞋创伤、切割伤、温度创伤、重复性应激、压疮、医源性创伤、血管堵塞、甲沟炎及其他皮肤病、皮肤水肿等。Page7四、简要病史介绍a.简要病史患者,男,61岁,因“血糖升高10年,右足反复溃烂2年,头晕1天”入院,入院前2年,患者无明显诱因出现右足局部皮肤破溃后反复溃烂,伴持续性疼痛,间歇性跛行,入院前2月,右足溃烂面较前加重,溃烂面积、深度、疼痛程度较前加重,右足背远端皮肤发黑,部分皮肤破裂,有黄色液体溢出后于四川省人民医院烧伤科就诊,诊断为2型糖尿病,右足糖尿病足伴右足2、3、4趾坏疽,雷偌综合症。于2014年6月24日全麻下行右小腿中上1/3截肢术,术后予以抗感染、改善循环、短效胰岛素控制血糖,出院时患者右下肢残端未愈合。入院前1天,患者出现头晕伴恶心、呕吐,呕吐胃内容物数次,量少,神志清楚,精神、睡眠、饮食差,大便量少,色黄,小便滴沥,排便不畅,体重无明显减轻。Page8查体:T:36.3,P:110次/分,R:20次/分,BP:120/72mmhg,左足及左踝肿胀,右下肢下2/3残端,远端敷料清洁、干燥。双上肢局部皮肤色素沉着,较大者约5*5cm,居中部分皮肤发黑,肛周皮肤、阴囊皮肤发红。辅助检查:随机血糖4.6mmol/L。心电图:窦性心动过速。血气分析:PH7.530K+2.5mmol/LPCO230.9mmhg,PO256mmhgPage9b.既往病史患者有糖尿病病史、前列腺增生病史,数年前于当地医院行前列腺部分切除术,现小便仍有滴沥、排尿不畅,20年前因“急性化脓性阑尾炎”与当地医院行阑尾切除术。数年前因“右股骨头坏死于当地医院行髋关节置换术。Page10c.入院诊断1、糖尿病糖尿病足右小腿中上1/3截肢术后2、雷诺综合征3、低氧血症4、低钾血症5、头晕原因待查:颈椎病?后循环缺血?6、腹痛原因待查:消化道出血Page11d.主要护理问题1、有感染的危险:由于血糖控制不良,组织内血糖升高,为细菌提供了培养基,从而导致感染。2、体液不足:与疾病所致的脱水有关3、知识缺乏:缺乏糖尿病的预防与控制的知识4、舒适的改变:与疾病所致的一系列临床表现有关5、焦虑:与疾病为终身疾病且并发症多,担心疾病的预后有关6、营养失调:与胰岛素分泌不足导致体内代谢性紊乱相关。7、潜在并发症:周围血管神经病变及下肢血管病变,导致的组织营养代谢障碍,可引起组织缺血坏死,也为细菌的入侵提供了机会。这也是糖尿病足病的病因。Page12e.护理措施1、严密监测患者生命体征变化,严格记录24小时出入量,安置床旁心电监护。2、指导患者急性期卧床休息,注意保暖。3、饮食宣教:低盐低值糖尿病饮食,饮食定时定量,餐前规律注射胰岛素,定时监测血糖的重要性。4、予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