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教育学心理学主要理论及代表人物

教育学心理学主要理论及代表人物_第1页
1/10
教育学心理学主要理论及代表人物_第2页
2/10
教育学心理学主要理论及代表人物_第3页
3/10
. 精选文档 中外主要教育家心理学家及其重要理论及观点 姓 名 国 籍 主 要 理 论 及 观 点 孔 子 春 秋鲁 国人 1《 论 语 》 : “ 学 ” “ 思 ” “ 习 ” “ 行 ” 2.为 人 师 表 ( 榜 样 示 范 ) : 其 身 正 , 不 令 其 行 ; 其 身 不 正 , 虽 令 不 从 。 3.“ 学 而 时 习 之 , 温 故 而 知 新 ” — — 巩 固 性 教 学 原 则 4.“ 弟 子 三 千 , 贤 人 七 十 ” — — 个 别 教 学 形 式 5.《 论 语 》 中 “ 不 愤 不 启 , 不 悱 不 发 ” — — 创 设 问 题 情 境 6.最 早 提 出 “ 因 材 施 教 ” 7.“ 学 而 不 思 则 罔 , 思 而 不 学 则 殆 ” — — “ 学 思 结 合 ” 8.学 而 不 厌 , 诲 人 不 倦 。 — — 教 师 的 教 育 教 学 能 力 荀 子 战 国末 赵国 1.学 习 是 “ 闻 ” “ 见 ” “ 知 ” “ 行 ” 的 过 程 2.性 恶 论 , 与 孟 子 的 “ 性 善 论 ” 相 对 3.外 铄 论 朱 熹 南 宋 1.“ 学 不 躐 等 ” — — 循 序 渐 进 的 教 育 原 则 2. 在 注 释《 论 语 》 中 的 “ 不 愤 不 启 , 不 悱 不 发 ” 时 说: “ 愤 者, 心求通而 未得之 意; 悱者, 口欲言而 未能 之 貌” 。 — — 调动学 生的 主 动性 , 启 发 引导、学 思 结 合 , 扬雄 西汉 1.“ 师 者, 人 之 模范 也” 乐正克 战国时鲁国 人 1.《 学 记》 是 第一本教 育 教 学 专著 , 比 西方 早 300 多 年 。 2.《 学 记》 中 , “ 君 子 欲化 民 成 俗 , 其 必 由 学 乎 ” , “ 古 之 王 者, 建 国 君 民 , 教 学 为 先 ” —— 反 应 了 教 育 和 政 治 的 关 系 3.“ 开 而 弗 达 则 思 ” — — 启 发 性 教 育 原 则 4.“ 教 学 相 长 ” “ 长 善 救 失 ” — — 出 自 《 学 记》 蔡 元培 中 国 1.“ 思 想 自 由 , 兼 容 并 包 ” 2.“ 以 美 育 代 宗 教 说” 3.对 大 学 精 神 的 解 释: 大 学 者, 囊 括 大 典 , 网 罗 众 家 之 学 ...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教育学心理学主要理论及代表人物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