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散剂的制备实验报告

散剂的制备实验报告_第1页
1/8
散剂的制备实验报告_第2页
2/8
散剂的制备实验报告_第3页
3/8
散剂的制备 一、 实验目的 1、 学习散剂的制备方法及均匀度检查方法。 2、 学习含有共熔组分散剂的配置。 二、 实验原理 1、概念:散剂是一种或多种药物经粉碎、均匀混合而成的干燥粉末状剂型,供内服或外用。 2、要求:内服散剂的粉末细度应通过5~6 号筛(80~100 目),儿科和外用散剂应通过7 号筛(120 目)。 3、散剂的制备工艺流程:药料准备——粉碎——过筛——混合分剂量——质检——包装。 附:(1)混合是制备散剂的重要环节。混合方法有研磨混合法、搅拌混合法、过筛混合法三种,其中研磨混合法在药房制剂及调剂中常用。 (2)研磨混合时,处方中药物密度相差悬殊时,一般将密度小者先放入乳钵内,再加密度大者等量研匀。 4、特殊散剂的制备 (1)含毒性药物的散剂 处方中含毒性药物时,因剂量小,称取费时,服用也容易损耗,应在毒性药物中添加一定比例的赋形剂制成稀释散(即倍散),以利临时配方用。 为显示稀释倍数,一般加入着色剂。 (2)含低共熔成分的散剂 两种或两种以上药物按一定比例时,室温条件下,有时出现润湿或液化现象,这种现象称为低共熔现象。 混合此类药物时是否发生低共熔主要取决于两点:a、混合物的比例量:越接近最低共熔点的比例,越容易发生低共熔。b、混合时的室温:室温高于低共熔点时一般就会发生低共熔。 对于可形成低共熔混合物的散剂,是否采用低共熔法制备,应根据低共熔后对药理作用的影响,以及处方中所含其他固体成分的多少而定,一般有一下几种情况:a、药物形成低共熔物后,若药理作用改变,如药理作用增强则宜采用低共熔法;如药理作用减弱则应避免采用低共熔法,可分别先用其他组分稀释低共熔组分后再进行混合制备散剂,以免影响疗效。b、药物形成低共熔物后,若药理作用无变化,可先将两种药物同研至液化,再与其它固体组分混匀;或先分别用固体组分稀释低共熔组分,再轻研混匀。c、如处方中含有挥发油或其它足以溶解低共熔组分的液体时,可先将低共熔组分溶解,然后采用喷雾法或一般的混合方法与其它固体组分混匀。 附:配置时常见的可发生低共熔现象的药物有樟脑、簿荷脑、麝香草酚、苯酚、水合氯醛及水杨酸苄酯等。 (3)含液体药物的散剂 (4)眼用散剂 三、实验仪器 1、益元散的制备 电子称、瓷研钵、称量勺、称量纸 2、养阴生机散的制备 电子称、玻璃研钵、瓷研钵、称量勺、称量纸 四、实验内容 (一)益元散的制备及均匀度检查 1、处方分析 (1)...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散剂的制备实验报告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