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据肺结核患者健康管理服务规范中国结核病防治规划实施工作指南(2008年版)明确职责与分工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对肺结核患者进行治疗管理对村卫生室进行定期督导和检查负责本单位及辖区内疫情报告推荐肺结核可疑者,并开展追踪工作负责对村卫生室人员培训开展健康教育,发放宣传资料明确职责与分工村卫生室(社区卫生服务站)对肺结核患者进行督导治疗管理,督促患者按时复查和取药,按期留送合格的痰标本推荐肺结核可疑者就诊,协助开展追踪工作对实施督导化疗的患者家庭成员或志愿者进行培训和技术指导向患者和公众宣传结核病防治知识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推荐肺结核可疑者,并开展追踪工作将发现的肺结核患者或疑似肺结核患者推荐到县级结防机构就诊本辖区内未按时到结防机构就诊的肺结核患者和疑似肺结核患者,需由乡镇卫生院/村医生进行追踪,劝导患者到结防机构就诊。转诊追踪县级确定追踪对象(需追踪患者)县级直接电话通知患者未留电话或电话联系不上的患者患者3天内到位患者3天内未到位县级电话通知患者所在乡镇卫生院乡镇卫生院通知所在村的村医进行追踪患者5天内到位患者5天内未到位乡镇卫生院医生现场追踪患者7天内到位患者7天内未到位县级现场追踪肺结核患者健康管理管理内容:1、对肺结核患者开展随访管理(第一次入户随访、日常随访管理)。2、督导患者服用抗结核药品,确保患者做到全疗程规律服药。3、观察患者用药后有无不良反应,对有不良反应者应及时采取措施,最大限度地保证患者完成规定的疗程。4、督促患者定期复查,掌握其痰菌变化情况,并做好记录。5、采取多种形式对患者及家属进行结核病防治知识的健康教育,提高患者的治疗依从性及家属督促服药的责任。中国结核病防治规划实施工作指南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1、接到县级结防机构确诊的肺结核患者诊断信息后,应立即对患者进行访视,并落实患者的治疗管理工作。“”同时要在乡镇肺结核患者管理登记本上进行登记。2、对每位患者在全疗程中至少访视4次,了解患者治疗情况,督导村卫生室(社区卫生服务站)医生和其他督导人员实施直接面视下的短程化疗,并将访视结果记“”录在肺结核患者治疗记录卡上中国结核病防治规划实施工作指南乡镇肺结核患者管理登记本编号姓名性别年龄(岁)现住址诊断分型治疗分类登记分类本次始治日期化疗方案治疗前痰涂片治疗后检查X月份痰涂片治疗转归结果备注256或81“、编号:从1”号编写,逐人按顺序填写。2、现住址:农村患者要注明至乡、村组和门牌号,城区患者要注明至街道和门牌号。3、诊断分型:按上级填写,分原发性肺结核(简写为Ⅰ)、血行播散性(Ⅱ)、继发性(Ⅲ)、结核性胸膜炎(Ⅳ)、其他肺外结核(Ⅴ)。4、治疗分类:初治涂阳、初治涂阴、复治涂阳。5、登记分类:新患者、复发、返回、初治失败和其他。6、治疗转归结果:在督导过程中获得,分为治愈、完成疗程、结核死亡、非结核死亡、失败、丢失、不良反应、诊断变更、拒治和转入耐多药治疗。村卫生室(社区卫生服务站)1“、每次督导患者服药后,按要求填写肺结核患者治疗”记录卡。3、一旦发现患者出现不良反应或中断用药等情况,及时报告上级主管医师并采取相应措施。2、患者如未按时服药,应及时采取补救措施,防止患者中断服药。4、督促患者定期复查,协助收集痰标本。5“”、患者完成全程治疗后,将治疗记录卡送至县结防机构保存。中国结核病防治规划实施工作指南肺结核患者健康管理第一次入户随访督导服药随访管理随访评估分类干预结案评估接到上级专业机构管理肺结核患者的通知第一次入户随访72小时内访视患者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社区卫生服务站1、确定督导人员2、对患者居住环境进行评估,告诉患者及家属做好防护工作,防止传染;3、对患者及家属进行结核病防治知识宣传教育;4、告诉患者出现病情加重、严重不良反应、并发症等异常情况时,要及时就诊若72小时内2次访视均未见到患者,则将访视结果向上级专业机构报告督导服药医务人员督导家庭成员督导患者服药日,医务人员对患者进行直接面视下督导服药患者每次服药要在家属的面视下进行随访管理随访评估1、评估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