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总论 八法:汗和下消吐清温补 组成原则:君、臣、佐、使 君药:针对主病或主证起主要治疗作用的药物。 臣药:(1 )辅助君药加强治疗主病或主证作用的药物;(2 )针对重要的兼病或兼证起主要治疗作用的药物。 佐药:(1 )佐助药,即配合君、臣药以加强治疗作用,或直接治疗次要兼证的药物;(2 )佐制药,即用以消除或减弱君、臣药的毒性,或能制约君、臣药峻烈之性的药物;(3 )反佐药,病重邪盛,可能拒药时,配用与君药性味相反而又能在治疗中起相成作用的药物,防止药病格据。 使药:(1 )引经药,能引领方中诸药至特定病所的药物;(2 )调和药,具有调和方中诸药作用的药物。 变化形式:药味加减(桂枝汤——咳+杏仁、厚朴,胸闷--芍药)、药量增减(小承气汤与厚朴三物汤)、剂型更换(汤,可加减,急;丸,易带,缓) 重点方剂 1 、解表剂 桂枝汤 (辛温解表) 【组成】桂枝 芍药 甘草 生姜 大枣 【功用】解肌发表 调和营卫 【主治】外感风寒表虚证。恶风发热,汗出头疼,鼻鸣干呕,苔白不渴,脉浮缓或浮弱 小青龙汤 (辛温解表) 【组成】麻黄 桂枝 干姜 细辛 半夏 甘草 芍药 五味子 【功用】解表散寒 温肺化饮 【主治】外寒内饮证。恶寒发热,头身疼痛,无汗,咳喘,痰涎清稀而量多,胸痞,或干呕,或痰饮喘咳,不得平卧,或身体疼重,头面四肢浮肿,舌苔白滑,脉浮 银翘散 (辛凉解表) 【组成】银花 连翘 苦桔梗 薄荷 竹叶 芥穗 牛蒡子 淡豆豉 生甘草 【功用】辛凉透表 清热解毒 【主治】温病初期。发热,微恶风寒,无汗或有汗不畅,头痛口渴,咳嗽咽痛,舌尖红,苔薄白或薄黄,脉浮数 2 、泻下剂 大承气汤 (寒下) 【组成】大黄 厚朴 枳实 芒硝 【功用】峻下热结 【主治】 (1 )阳明腑实证。大便不通,频转矢气,脘腹痞满,腹痛拒按,按之则硬,甚或潮热谵语,手足濈然汗出,舌苔黄燥起刺,或焦黑燥裂,脉沉实 (2 )热结旁流证。下痢清水,色纯青,其气臭秽,脘腹疼痛,按之坚硬有块,口舌干燥,脉滑实 (3 )里热实证之热厥、痉病或发狂等 2 大黄牡丹汤 (寒下) 【组成】大黄 牡丹 桃仁 冬瓜仁 芒硝 【功用】泻热破瘀 散结消肿 【主治】肠痈初起,湿热瘀滞证。右少腹疼痛拒按,按之其痛如淋,甚则局部肿痞,或右足屈而不伸,伸则痛剧,小便自调,或时时发热,自汗恶寒,舌苔薄腻而黄,脉滑数。 3 、和解剂 小柴胡汤 (和解少阳) 【组成】柴胡 黄芩 人参 半夏 甘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