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小组合作的班级管理模式”的几点思考传统的班级管理,班主任是班级管理的核心,班务的许多烦琐事情都得班主任亲力亲为,做得辛苦、劳累,甚至是出力不讨好。随着时代的发展,小组合作的形式引入班级管理工作中来,这可以说是一场革命,是对班主任的解放,是对学生的解放,让学生在自主的班级管理中成为班级的真正主人翁,学会互帮互助,有了更多的自我管理、自我提高的权利和机会。在合作的过程中,学生学会用他人的眼光发现问题,学会与同伴密切的交往,热心互助,真诚相待,社会意识和社交能力等才能得到发展。小组合作的班级管理形式,也体现了“以生为本”的思想,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高度尊重与信任学生,促进了学生的健康发展。本学期在班主任工作中,我能够积极发挥小组合作的积极作用,主要在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进行探索,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一、关于小组的组建问题。如何组建学习小组,我想这个应该是“小组合作的班级管理”工作中首要解决的问题,这个问题是否解决得好,对今后的班级管理工作起了决定性的作用。因此在这个学期的开始阶段,我先根据学生入学的成绩大致进行小组成员的搭配,这里面考虑到了学生的学科成绩、班干部的分配、学生的性别等。随着时间的推移,通过对学生的进一步了解,比如和科任的不断沟通、和学生的平日交谈、及时了解学生各科的测试成绩等形式,然后再对各小组的学生进行微调,基本保持最初所分小组成员的稳定不变。这样经过近两个多月的时间,当班主任对学生有了充分的了解之后,通过对小组成员的不断的微调,小组的组员基本稳定下来,那么小组的组建问题基本得到了解决。因为各小组成员之间经过一段时间的磨合,呈现了一定的和谐性、互助性、鼓励性、进取性。这样的细致工作,为以后开展小组合作的班级管理工作奠定了良好的基础。这个过程可以说是花时、花精力的,但它是值得的,是必须做好的前提工作,今后班主任利用小组合作的模式进行班级管理工作的成败就在于此了。二、关于组长的培养问题。小组合作的班级管理,其最大的特点是发挥各小组组长的管理能力,每个组长就是每个组的领头羊,而且这个组长应该是能力比较强的学生来担当。每个组有六个成员,如果许多事情都落在这一个组长的身上,那他们的工作不亚于一个班主任,这样他们会因为小组中的许多琐碎工作而耽误了学习。出于这样的考虑,因此我在每个组又增加了一个副组长。两个组长都是在小组中各方面的能力比较强的学生,而且两个组长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