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考纲解读】考纲内容考纲阐释考点分布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能力层级:B 级(识记)文言虚词考查的范围是“而、何、乎、乃、其、且、若、所、为、焉、也、以、因、于、与、贝 V、者、之” 18个,要求能既够辨别词性(用法),又能够理解其意义。(1) 代词,代词是代替名词的一种词类。大多数代词具有名词和形容词的功能。(2) 连词,用来连接词与词、词组与词组或句子与句子、表示某种逻辑关系的虚词。连词可以表并列、承接、转折、因果、选择、假设、比较、让步等关系。(3)介词,介词是用在词或词组前面,一起组成“介词结构”,作动词、形容词的附加成分,表示时间、处所、方式、条件、对象等的虚词。(4) 副词,用来修饰动词,形容词,副词或全句的词,说明时间,地点,程度,方式等的词语。(5) 助词,表示附加关系或时态等语法意义或语气的虚词。分结构助词、时态助词、比况助词、语气助词等(6) 叹词,叹词是表示强烈感情或呼唤、应答的词。【考点透析】(一)文言虚词的分类1.代词(1)人称代词① 第一人称吾、予、余、我然予居于此,多可喜,亦多可悲。《项脊轩志》吾入关,秋毫不敢有所近。《鸿门宴》为白尚书,出听我言。《段太尉逸事状》余于仆碑,又以悲乎古书之不存。《游褒禅山记》② 第二人称女、汝、若、尔、而、乃、子匪女之为美,美人之贻。《静女》(女通“汝”)家祭无忘告乃翁。《示儿》子治而乱,子退而自察也。《晏子治东阿》某所,而母立于兹。《项脊轩志》(而通“尔”)③ 第三人称之、其、彼、厥、渠。彼与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师说》思厥先祖父,暴霜露,斩荆棘。《六国论》虽与府吏要,渠会永无缘。《孔雀东南飞》④ 复数属、辈、侪、类、徒若属且皆为所虏。《鸿门宴》此故吾侪同说书者也,今富贵若此!《柳敬亭传》2)指示代词① 近指代词是、止匕、斯、兹、之、然这、这个、这里、这样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赤壁赋》某所,而母立于兹。《项脊轩志》② 远指代词彼、夫、其那、那个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岳阳楼记》③ 无定指代词或、莫有 的 、 有 的人 ; 没 有 谁 、 没有哪一个或师焉,或不焉。《师说》。时天下承平日久,自王侯以下,莫不逾侈。《张衡传》④ 辅助性代词所、者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顺臾之所学也。《劝学》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劝学》(3)疑问代词代人谁、孰谁、哪一个吾孰与徐公美?代事物何、胡、奚、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