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日本公共艺术的历史与现状

日本公共艺术的历史与现状_第1页
1/36
日本公共艺术的历史与现状_第2页
2/36
日本公共艺术的历史与现状_第3页
3/36
日本公共艺术的历史与现状(图) 【 作者:韩文华 来源:《奥运文化与公共艺术》 《开放的咖啡杯》让_皮埃尔_莱纳德(法) 《门》柳健司(日) 引 言 日本位于亚洲大陆的东海岸,与中国相邻。这个不足37.78万平方公里的岛国,虽然论及文化传统远不及中国深厚和悠久,但是其经济实力不容小觑,尤其在公共艺术领域,日本的成就有目共睹。据不完全统计,时至今天,全日本包括学校、社区、街道、各类机关团体在内已拥有超过六万件公共艺术作品,人口与公共艺术数量比竟达到 2000比 1,这一点真正体现了日本国民对于公共艺术发展的高度重视。不同的民族创造了不同的历史文化,不同的文化、时代、地域产生了不同的公共艺术。相信,分析、研究日本的公共艺术理念将会对我国公共艺术的发展有积极的启示作用。 随着战后经济的高速发展,日本城市迅速膨胀,工业社会带来对居住环境的诸多负面影响开始引起人们的反思,也迫使日本政府调整城市发展模式,努力提高和完善城市公共空间环境质量。日本从 20世纪 60年代开始‚城市景观的创造活动‛并迅速普及到全国,这种活动大多是地方或居民自发的,艺术家利用当时的机会与民间活动融为一体,创造出很多优秀的作品。进入 80年代,日本对城市环境的改善非常重视,大量的资金投入,媒体的大力宣传,政策规划与设臵执行层面的不断完善,引起社会各界的关注。经过多年建设,环境质量显著提高。至此,日本已逐步形成注重政府行为、注重市民参与、注重文化保护三个方面,体现出系统性、科学性、艺术性、休闲性和以人为本的现代公共艺术理念。 城市的公共空间意识得到了大家更广泛的关注和重视,除了要有强大的经济实力作后盾外,也得益于城市公共艺术家和设计师与其他发达国家广泛交流所获得的先进思想。日本是最早接受西方现代设计理论的亚洲国家之一。这一点我们在日本许多城市景观设计和建筑设计中可以充分领略到。不仅如此,透过作品本身,我们还可以感觉到一种更深层次的、更理性的东西,它与日本民族特点相融合,造就了日本公共艺术自身鲜明的个性。 本文从公共艺术概念定义、日本公共艺术的缘起及发展历程、公共艺术家对公共性的理解、公共艺术主体问题以及公共艺术制度、公共艺术与公众参与、日本公共艺术工程的运作模式等不同角度对日本公共艺术的发展作了梳理和分析,特别是以‚FARET立川‛公共艺术工程和东京新宿‚I-LAND‛公共艺术工程为典型,进行个案分析,以更直观具体的方式介绍日本公共艺术...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日本公共艺术的历史与现状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