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的农产品流通组织:历史、现状与未来 日本是一个人多地少的国家。尽管二战后,日本进行了大规模的“农地改革”,并在 20 世纪 60 至 70 年代,经历了以农业机械化为基本特征的农业现代化进程,80 年代以来农户数量又持续减少,但这并没有根本改变农场规模普遍偏小的状况和农户的兼业化趋势。加上农产品产销不平衡,农业劳动力老龄化十分突出,农产品竞争力低。目前的日本农业面临着双重压力:开放农产品市场的国际压力与农业保护、提高自给率、确保粮食安全的国内压力。日本农业的基本状况及农产品流通的发展,在农产品流通组织上表现出了鲜明特色。 一、 日本农业发展中的重要角色:农协组织 (一)农协的产生背景 在明治以前德川幕府统治的300 年间,农民受封建主义严重束缚,个人行为和经济活 动被 严格 地限 制 在社 会 组织的等 级 制 度 内。农民在没有迁 徙 自由 和没有农作 物 种 植 选 择 自由 的条 件 下 ,加上封建等 级 制 带 来的信 息 交 流和信 息 扩 散 的障碍1,可 以说 农产品流通组织没有发育 的土 壤 。 尽管战前 1925 年前后,日本就 基本形 成 了包 括 基层 、都 道 府县 和全国三 级合 作 社 体 系 ,30 年代末 ,现代日本农协的雏 形 已 经奠 定 ,但由 于 战时 经济体 制的影 响 ,农协成 为国家的统治机关 ,农民一度 失 去 了入 会 和退 会 的自由 。 二战后,在美 国直 接 参 与和干 预 下 ,日本政 府进行了土 地改革。随 着大地主财 阀 解 散 ,农民成 为自耕 农。为解 决 农民缺 乏 组织而 面临着生产与销售 等 方 面的共 同 难 题 ,1947 年制 定 了《 农业协同 组合 法 》。日本政 府动员 农民依 据 《 农业协同 组合 法 》 在全国范 围 内成 立 了农协组织。由 于 政 府的直 接 推 动,农协从 一开始就 带 有浓 重的官 办 色彩 ,农民自愿 加入 成 为全体 加入 。作 为官 办 组织,农协成 为政 府执 行和实 施 农业生产和农产品流通的政 策 工 具 。尽管在农产品市场逐 步 开放的压力下 农协进行了一系 列 改革,但作 为政 府的农业政 策 工 具 的角色至今 仍 然 没 1 速 水 佑 次 郎 ,《 日本农业保护政 策 探 》,北 京 ,中国物 价 出版 社 1993,第 27 页 1有改变。 (二)农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