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精中毒急诊手术的麻醉处理病例•患者50岁,男性,18点半晚餐+喝白酒8两,19点左右出车祸致右下肢内踝粉碎性开放性骨折,需急诊手术。•患者平素体健,好饮酒,其他无特殊。•21:00入室,患者浑身酒味,能对答,配合摆放体位,常规吸氧,心点监护,BP、P、R正常,腰麻,平面T10,麻醉后患者一直说手、肩不舒服(反正很多地方不舒服),手术一直持续到凌晨1点钟,手术中途患者一直吵闹,间断使用咪唑5mg,右美托咪啶0.1mg,患者中途睡了5分钟,又醒来,吵闹。•这种情况该怎么办啊?1酒精的药理学特性醉酒病人的病理生理改变2醉酒病人的麻醉选择和管理3麻醉中的危险和处理措施4目录1酒精的药理学特性醉酒病人的病理生理改变2醉酒病人的麻醉选择和管理3麻醉中的危险和处理措施4目录酒精在消化道以小肠吸收最多,吸收率随饮料的种类、酒精浓度、PH、佐食而不同。酒精少量由呼吸道、尿液及汗液原形排出,大部分通过肝脏氧化代谢,主要靠乙醇脱氢酶清除。平均清除率100mg/kg·h(大约38°白酒,60kg体重,代谢20ml/h)。水:1ml=1g1两=50g1.酒精的药理学特性酒精急性耐受现象:持续饮酒约2-3周可产生耐受性,此时病人需依赖酒精维持正常生理功能。戒断综合征:如果突然停饮,会出现各种病理生理紊乱,表现幻觉性精神病、震颤、抽搐、出汗、共济失调及中枢神经过度兴奋等征象。1.酒精的药理学特性戒断综合征治疗:重新继续摄入少量酒精或苯二氮卓类镇静药可以缓解戒断症状。药物间相互作用:酒精和麻醉药、巴比妥类、镇静类及阿片类药有协同作用。1.酒精的药理学特性1酒精的药理学特性醉酒病人的病理生理改变2醉酒病人的麻醉选择和管理3麻醉中的危险和处理措施4目录神经系统A消化系统B心血管系统C2.醉酒病人的病理生理改变神经系统A直接抑制中枢神经系统的大脑皮质,进而影响下丘脑和脊髓,有神经毒性。小剂量乙醇出现兴奋作用,大剂量出现抑制性神经症状。2.醉酒病人的病理生理改变消化系统B2.醉酒病人的病理生理改变酒精可溶解胃粘膜表面的脂蛋白使胃酸酸度増加并直接作用于粘膜,导致胃粘膜糜烂、出血,甚至并发胃穿孔。有酗酒史病人可并发肝硬化、胃食管返流及食管静脉曲张。肝功能受累出现凝血因子缺乏,凝血障碍,低白蛋白、腹水、代谢异常,乳酸增高,酮体蓄积,糖异生受阻。心血管系统C长时间饮酒损害心肌,使心肌细胞发生组织代谢改变。损害血管壁,使之通透性增加,导致肺水肿、脑水肿。另一方面,可通过兴奋交感神经使儿荼酚胺释放增多,导致血管收缩造成各器官损伤。(短时大量饮酒使血管扩张,回心血量减少)2.醉酒病人的病理生理改变1酒精的药理学特性醉酒病人的病理生理改变2醉酒病人的麻醉选择和管理3麻醉中的危险和处理措施4目录3.醉酒病人的麻醉选择和管理醉酒病人的麻醉选择是建立在充分的术前评估上的,术前评估的失误会造成麻醉选择的错误进而产生严重的后果。3.醉酒病人的麻醉选择和管理重点询问和评估:饮酒史:酒龄、种类、酒量、频繁度及各个脏器受累情况。目前状态:本次饮酒量、饮酒时间、佐食、是否呕吐、保护反射是否存在、意识否清楚、能否完全配合、处在急性酒精中毒的哪个时期、外伤严重情况和失血多少。3.醉酒病人的麻醉选择和管理急性酒精中毒分为三个时期:兴奋期:饮酒者多数表现为面色发红,也有的人因为面部血管收缩而表现为脸色苍白。精神状态为兴奋、毫无顾虑,甚至出现粗野无理、感情冲动的反常行为。失调期:行动笨拙,身体平衡难于保持,出现行动蹒跚,举步不稳。精神状态表现为反应迟钝、语无伦次、含糊不清等。昏睡期:意识、记忆力丧失、昏睡。表现为颜面苍白、皮肤湿冷、瞳孔扩大、脉搏增快,呼吸缓慢而粗重。3.醉酒病人的麻醉选择和管理对于能够完全配合的病人,可以根据手术部位采取外周神经阻滞和椎管内麻醉。优点:病人清醒,保留自主的咳嗽和呕吐反射,可以避免全麻诱导的误吸和苏醒躁动等情况。缺点:1.术中可能出现剧烈的胃肠反应,喷射性呕吐难以控制;2.躁动,因为疼痛刺激或体位原因不能配合手术。3.醉酒病人的麻醉选择和管理注意点1.预防胃肠反应,抗胆碱药、抗酸药、中枢性止吐药。多采用阿托品0.5mg,西米替丁300mg,格拉司琼3mg,地塞米松10mg。2.保证完善的镇痛,但要尽量避免辅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