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认识跨省际区域 第一节 东北地区——辽阔富饶的“黑土地”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 读图6. 4,找出大、小兴安岭和长白山山地,黑龙江,乌苏里江,图们江和鸭绿江,东北平原的三个组成部分:三江平原、松嫩平原和辽河平原。描述本区山水环绕的地表形态。 2.通过分析图6. 5,归纳东北地区气候特点,并分析其形成原因。 3.在图6. 10 和图6. 17 上,找出主要的农业产区和林业基地,分析其形成的自然条件。 4.渎图6. 19,说出煤炭、石油、铁矿、交通运输和主要重工业的分布及其相互关系。 能力目标 1.培养学生读图、析图能力,观察判断能力和主动探究能力。 2. 通过观看东北地区的各种图片或录像资料,了解东北地区的地形特点。 德育目标 学习东北地区优越的地理位置、丰富的自然资源和土地资源,增强学生热爱祖国山川河流的情感。 教学重点 归纳东北地区气候特点,并分析其形成原因。 教学难点 找出主要的农业产区和林业基地,分析其形成的自然条件。 教学方法 读图观察、启发式讲述、学生活动、探究。 教具准备 多媒体。 课时安排 三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情景提问法导人。 播放东北地区录像或风光片:一望无际的沼泽地,成群结对的丹顶鹤,成片的大豆、高梁,哈尔滨的冰雕展,美丽的松花江,迷人的太阳岛,天池,林海,拥有海滨浴场和海上石林的城市——大连„„学生边看边回答教师的提问:请大家说一说,这些景观位于我国哪些省区呢?为什么这里会形成这些独特的景观?那就让我们大家一起走进这个地区。 [讲授新课] 一、山水环绕的地表形态 学习这部分内容时,首先在屏幕上展示图6. 1,教师提出思考题: 1.读图描述本区的地理位置、范围。 (东北地区包括黑龙江、吉林、辽宁三省和内蒙古自治区的东部) 2.它的东、北、西三面分别与哪些国家接壤?(东面与朝鲜接壤;东北面与俄罗斯接壤;西面与蒙古接壤) 3.本区西南部与我国哪些省区相邻?(内蒙古、河北) 其次,指导学生渎图6. 4,提出读图要求: 1.从图中分析东北地区的地形以什么为主? (平原、山地) 2.让学生在图中先找出大、小兴安岭和长白山地的分布地区和山脉走向,再找出黑龙江、乌苏里江、图们江和鸭绿江、松花江等河流的分布和流向,然后指出东北平原的三个组成部分——三江平原、松嫩平原和辽河平原的分布以及地势特点,通过读图一一查找使学生清楚地看到,在东北地区,平原被山地所环抱,山地外侧又被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