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可摘局部义齿概述AnIntroductiontoRemovablePartialDenture定义可摘局部义齿是指用以修复牙列缺损、患者可自行摘戴的一种义齿。牙列缺失----全口义齿修复牙列缺损----可摘义齿修复固定义齿修复牙齿缺损----冠、嵌体、贴面可摘义齿固位靠固位体卡环、附着体、套筒冠等类型依据所使用材料:塑料可摘义齿;铸造可摘义齿依据支架制作方法:弯制式;整体铸造支架式支持方式根据对所承受咬合力的支持方式分为三种支持方式的选择由缺牙数和基牙条件决定牙支持式混合支持式粘膜支持式(定义)可摘局部义齿是指利用口内余留的天然牙和基托覆盖的粘膜、牙槽骨做支持,借助义齿的固位体及基托等部件装置取得固位和稳定,用以修复缺损的牙列及相邻的软硬组织,患者可自行摘戴的一种修复体。适应证适应范围广,可修复牙列从缺失一个牙到仅剩一个牙游离端缺牙伴有组织缺损即刻义齿、暂时/过渡义齿等松牙固定的夹板式义齿咬合加高唇、腭裂隙非手术封闭不接受或不适合固定义齿修复的情况非适应证缺牙间隙过小或合龈距过低,造成义齿强度不足者对塑料过敏或对义齿异物感明显而又不能克服者精神病或生活不能自理、具有吞服义齿的危险患者优缺点磨切牙体组织少价格便宜可恢复软组织缺损三种支持方式,基牙负担较轻、入选条件较宽禁忌证少,适用范围广义齿修理容易,清洁方便外形大,异物感强基牙周围和基托下常有食物残留,需每天取戴、刷洗清洁咀嚼效能差基托、腭杠等会影响发音塑料易磨损、变色、老化等有一定动度,固位和稳定稍差固定义齿与可摘局部义齿的区别支持方式固位形式适应范围基牙条件舒适度发音咀嚼效能牙体预备量制作工艺摘戴方式清洁卫生修理方式第二节可摘局部义齿的组成及其作用ComponentsofaRemovablePartialDentureandItsFunctions可摘局部义齿的组成人工牙(artificialtooth)基托(denturebase)固位体(retainer)支托(牙合、切、舌隆突)rest(occlusal,incisal,cingulum)连接体(connector)人工牙(artificialtooth)作用代替缺牙,恢复牙弓的完整性建立咬合关系,恢复咀嚼功能辅助发音恢复牙列外形与面形、改善美观防止余留牙伸长、倾斜、移位、咬合关系紊乱等类型按材料分:塑料牙、瓷牙、金属咬合(舌)面牙按制作方法分:成品牙、个别制作牙按咬合面形态分:解剖式牙30°,33°半解剖式牙20°非解剖式牙0°选择原则满足咀嚼、发音和美观要求在关闭缺隙的同时,其形态、大小、色泽应与同名牙和邻牙对称、协调与年龄、肤色、职业、性别相符前牙注重美观和发音,后牙着重恢复咀嚼功能游离端或多个后牙缺失,适当减径、减数和开沟基托(denturebase)作用连接:连接各部件,排人造牙传力:负承、传递、分散咬合力修复缺损:骨、软组织固位和稳定:吸附力,制锁力,摩擦力类型:塑料基托:经济,美观,易调磨、修理金属基托:薄,轻巧,坚固金属网加强塑料基托制作要求伸展范围:以固位稳定、分散合力舒适美观为原则;游离端义齿远端上颌:上颌结节、翼颌切迹下颌:磨牙后垫1/3~1/2厚度:塑料1.5-2mm;金属0.5mm与天然牙关系:不入倒凹;与牙密合;龈缘区缓冲与粘膜关系:密合无压,硬区缓冲外形:美观,光洁,凹型合支托定义:放置于天然牙上,以防止义齿龈向移位及传递咬合力至该牙的一种硬性(金属)装置作用负承、传递咬合力稳定义齿(防下沉、翘动、摆动)防止食物嵌塞,恢复咬合关系合支托舌支托、舌隆突支托切支托支托的类型要求位置:合面近远中、舌隆突、切缘等类型、大小、形状铸造型:薄而宽、呈匙形长度:近远中径1/4或1/3宽度:颊舌径1/3或1/2厚度:1~1.5mm锤造型:宽1.5mm,厚1.0mm,长2.0mm支托凹底与基牙长轴垂线角度:90°?;20°或10°厚度不影响就位与咬合,便于排牙固位体(retainer)功能:固位、稳定、支持要求:有一定的固位力,防止行使功能时脱位交互对抗作用摘戴义齿时,对基牙不产生移位力对基牙无损伤力(如静态时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