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糖:多羟醛或多羟酮及其缩聚物和某些衍生物的总称。 2.成苷作用:环状单糖半缩醛基上的羟基在有干燥 HCL 气体催化情况下可与醇化合,羟基的氢被甲基取代形成糖苷。 3..二塘:为 2 分子单糖以糖苷涧链接而成,水解后产生 2 分子单糖,有的有还原性,有的无还原性,但皆有旋光性。 4..脂肪:是三脂酸的甘油脂即三酰甘油。 5.磷脂:为含磷的单脂衍生物,分甘油醇磷脂及鞘氨醇磷脂两类。 6.蛋白质的一级结构:蛋白质多肽链中氨基酸的序列,一级结构中主要的链接键是肽键。 7.蛋白质的二级结构:蛋白质分子中多肽链本身的折叠和盘绕的方式,他它仅涉及肽链中主链的构像,不涉及侧链构象。 8.超二级结构:二级结构的基本结构单位相互聚集,形成有规律的二级结构的聚集体。 9.蛋白质的三级结构:多肽链在二级结构的基础上进一步折叠,盘旋成复杂的空间结构。 10.蛋白质的四级结构:描述寡聚蛋白质中亚基的种类,数目,在空间的排布方式,以及亚基间的结合方式。 11.水化层:蛋白质表面的亲水集团,如(—NH4,—COO—,—OH,—SH,—CONH2)等,会吸收它周围的水分子,使水分子定向排列在蛋白质分子的表面,形成一层水化膜。 12.双电层:蛋白质在非等电点状态时,带有相同的净电荷,与其周围的反离子构成稳定的双电层。 13.氨基酸等电点:在适当的酸碱度时,氨基酸的氨基和羧基的解离度完全相等,此时【正离子】=【负离子】,净电荷为零,在电场中既不向阳极移动,也不向阴极移动,成为两性离子,这时氨基酸所处溶液中的PH 就称为该氨基酸的等电点。 14..变性作用:天然蛋白质受物理或化学因素的影响,分子内原有的高度规则性的空间排列发生变化,致使其原有性质和功能发生部分或全部丧失。 15..别(变)构作用:含亚基的蛋白质由于一个亚基的构象改变而引起其余和整个分子构象、性质和功能发生改变的作用。 16.变构效应:由变构作用引起的效应称变构效应. 17.DNA 的一级结构:DNA 分子中核苷酸之间的连接方式和核酸序列。 18.酶的活性部位:又称酶的活性中心是指酶分子中能同底物结合并起催化反应的空间部位。 19.酶活性部位内的必需基团:直接参与结合底物和催化底物化学反应的化学基团。 20.酶活性部位外的必须基团:不直接参与作用,但能维持酶分子结构,保证活性部位各有关基团处于最适的空间位置,对酶的催化活性发挥间接作用的一类必需基团。 21.维生素:维持生物正常生命过程所必需的一类有机物质,需要量很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