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普 通 高 中 语 文 课 程 标 准 (实 验 ) 中 华 人 民 共 和 国 教 育 部 制 订 (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3 年 4 月出版) 第 一 部 分 前 言 普 通 高 中 教 育 是 面 向 大 众 的 、 与 九 年 义 务 教 育 相 衔 接 的 基 础 教 育 。 社 会 的 发 展 对 我 国 高 中教 育 提 出 了 新 的 要 求 。 适 应 时 代 的 需 要 , 调 整 课 程 的 内 容 和 目 标 , 变 革 学 习 方 式 和 评 价 方 式 , 构建 具 有 时 代 性 、 基 础 性 和 选 择 性 的 高 中 语 文 课 程 , 是 基 础 教 育 改 革 的 一 项 重 要 任 务 。 高 中 语 文 课 程 的 建 设 , 应 以 马 克 思 主 义 和 教 育 科 学 理 论 为 指 导 , 在 义 务 教 育 语 文 课 程 改 革的 基 础 上 继 续 推 进 。 高 中 语 文 课 程 要 充 分 发 挥 其 促 进 学 生 发 展 的 独 特 功 能 , 使 全 体 高 中 学 生 获 得应 该 具 备 的 语 文 素 养 , 并 为 学 生 的 不 同 发 展 倾 向 提 供更大 的 学 习 空间;要 为 造就时 代 所需 要 的 多方 面 人 才, 弘扬和 培育 民 族精神, 增强民 族创造力和 凝聚力发 挥 发 挥 应 有 的 作用。 一 、 课 程 性 质 语 文 是 最重 要 的 交际工具 , 是 人 类文 化的 重 要 组成部 分 。 工具 性 与 人 文 性 的 统一 , 是 语 文课 程 的 基 本特 点。 高 中 语 文 课 程 应 进 一 步提 高 学 生 的 语 文 素 养 , 使 学 生 具 有 较强的 语 文 应 用能 力和 一 定的 语文 审美能 力、 探究能 力, 形成良好的 思 想道德素 质和 科 学 文 化素 质, 为 终身学 习 和 有 个性 的 发 展奠定基 础 。 二、 课 程 的 基 本理 念 建 设 高 中 语 文 课 程 , 应 继 续 坚持《全 日制 义 务 教 育 语 文 课 程 标 准 (实 验 )》中 提 出 的 基 本理念, 根据新 时 期高 中 语 文 教 育 的 任 务 和 学 生 的 需 求 , 从“知识和 能 力”、 “过程 和 方 法”、 “情感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