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观设计属于现代新兴的服务型行业,北京大学景观设计学研究院院长俞孔坚这样定义:“景观设计师(Landscape Architect)是运用专业知识及技能,以景观的规划设计为职业的专业人员,他的终身目标是将建筑、城市和人的一切活动与生命的地球和谐相处。” 我国的城市建设方兴未艾,北京的申奥成功和上海的申博成功为我国的景观建设带来了难得一遇的机遇。人民对生活质量的追求极大地促使了景观建设的蓬勃发展,众多的就业机会给景观设计行业提供了良好的发展平台。景观设计师职业的设立,其基本作用和目标在于运用城市规划、园林绿化、环境设计等专业理论知识和技能,保护与利用自然与人文风景景观资源;创造优美宜人的人居环境;组织安排良好的游憩环境。 1 .中国景观现状 在谈到中国当前城市景观设计的现状是非常令人忧虑的。1 9 世纪末 2 0 世纪上半叶,城市美化运动席卷全美,留下了沉痛的教训,但城市美化运动产生的影响久散不去。时下,中国大地上的„城市化妆运动‟,正在走美国已经走过的路。其典型特征是为视觉形式美而设计,为参观者或观众而美化,以城市建设决策者或设计者的审美取向为美,强调纪念性和展示性。如景观大道的修建、城市广场的兴起、为美化而兴建公园、以展示为目的的居住区美化、大树移植之风等。 ” 剖析一下中国“ 城市化妆运动” 产生的根源:一是封建专制意识。在当代城市建设中表现为“ 谁官大谁说了算”,城市景观变成市长个人意志的体现:例如某些地方领导居然发红头文件要把整个区整个镇建成欧陆风格建筑的城市。这是何等的无知“ 无畏“ ,是对大地母亲的最残忍的强暴。看到自己家乡的土地面临厄运,那种感觉就像眼睁睁看到自己的母亲遭受欺凌,而自己却无能救助一样痛不欲生,悲愤之极。;二是暴发户意识。如建大广场、移载名木贵树进城等经济实力与品位不相称现象;三是小农意识。这几种意识胶合在一起,往往同时作用于城市建设的决策者、开发者和设计管理者的建设理念,最终使我们的城市景观在一种 幼稚和荒唐的审美标准下发展。实用而高雅的设计被一次次否定,正确而智慧的建议却得不到采纳,城市景观受困于误区。这难道许多规划师和建设决策者都没有意识到吗?看到这种状况我真的觉得很伤心。我个人认为城市规划和设计首先应该从规划和设计不建设用地入手,而非传统的建设用地规划,优先规划和设计城市生态基础设施,包括维护和强化整体山水格局的连续性;保护和建立多样化的乡土生态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