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毒的实验室检查与技术规范朱穗兰2013年3月2日主要内容梅毒概述梅毒血清学检测方法梅毒检测技术规范梅毒概述(一)性接触是主要的传染途径未经治疗的患者在感染后的1年内最具有传染性随着病期的延长,传染性越来越小到感染后2年,通过性接触一般无传染性母婴传播在妊娠7周时,梅毒螺旋体即可通过胎盘传染未经治疗者,虽已无性传播(病期>2年),但妊娠时仍可传染给胎儿,病期越长,传染性越小;梅毒概述(二)一期梅毒硬下疳和(或)腹股沟淋巴结肿大二期梅毒可有一期梅毒史,病期在2年以内有多形性皮疹、扁平湿疣等三期(晚期)梅毒可有一期或二期梅毒史,病期在2年以上皮肤黏膜损害等,包括神经梅毒、心血管梅毒隐性(潜伏)梅毒早期:病期在2年以内;晚期:病期在2年以上。无任何梅毒性的症状和体征胎传(先天)梅毒早期:在2岁前发生;晚期:在2岁以后发病。胎传隐性梅毒:无临床表现梅毒概述(三)疑似病例、确证病例诊断依据:病史症状实验室检查梅毒的实验室检查结果对诊断有决定性意义梅毒实验室检测技术•病原学检测•血清学检测梅毒血清学检测方法梅毒血清学检测分类(1)非梅毒螺旋体抗原血清学试验(非特异性梅毒抗体)(2)梅毒螺旋体抗原血清学试验(特异性梅毒抗体)两类方法。为什么梅毒实验室诊断需要两类血清学检测方法?为什么梅毒实验室诊断需要两类血清学检测方法?非梅毒螺旋体抗原血清学试验原理人体感染了梅毒螺旋体后,组织受到破坏,释放出来的一种类脂成分,与梅毒螺旋体结合形成完全抗原,刺激机体在3周-4周产生类脂质抗体(反应素)。主要是IgM和IgG混合抗体。抗体的作用无保护作用,治疗监测。未经治疗的病人,其血清内的反应素可长期存在。经正规治疗后,反应素可以逐渐减少至转为阴性。临床上非梅毒螺旋体抗原血清学试验为什么有定性和定量两种检测法?临床上非梅毒螺旋体抗原血清学试验为什么有定性和定量两种检测法?非梅毒螺旋体抗原血清学试验所有非梅毒螺旋体抗原血清试验的抗原基本成分都是一样方法包括:(1)快速血浆反应素环状卡片试验(RPR)(2)甲苯胺红不加热血清试验(TRUST)(3)性病研究实验室试验(VDRL)等。基本成分是心磷脂卵磷脂和胆固醇抗原抗体结合形成复合物,凝集成网状沉淀颗粒被肉眼所见上述方法的敏感性和特异性都基本相似试验特点原理和成分与试验相同血清不需要灭活不需要显微镜观测结果可作定量试验有现成的试剂盒携带方便操作简单价格便宜操作要点1.仪器:水平旋转仪。2.定性实验加样:吸取50ul血清(浆)放在卡片圈中,并均匀地涂布在整个圈内加抗原:将抗原轻轻摇匀,用9号针头加1滴抗原反应:将卡片置水平旋转仪旋转8分钟,立即在亮光下观察结果3.定量试验稀释夜准备:在圈内加入50uL生理盐水(根据需要确定稀释度),勿将盐水涂开。加样:吸取50uL血清(浆)与各圈中盐水作系列稀释,并涂布整个圈内。下同定性试验。非梅毒螺旋体抗原血清学试验结果判断RPRTRUST非梅毒螺旋体抗原血清学试验临床意义早期梅毒硬下疳出现1周-2周后,血清可呈阳性。经治疗后血清滴度可下降并转阴性,故可作为疗效观察、判愈、复发或再感染的指征。•为什么要做定量检测?非梅毒螺旋体抗原血清学试验临床意义一期梅毒1年后转为阴性二期梅毒2年后转为阴性。晚期梅毒治疗后血清滴度下降缓慢,2年后约50%病人血清反应仍为阳性。TRUST结果解释示意图假阳性问题假阳性:非梅毒患者的血清反应呈阳性①技术性假阳性–由于标本的保存不当(如细胞污染或溶血)、试剂质量差或过期、或实验室操作错误所造成。②生物学假阳性–是由于患者有其他疾病或生理状态发生变化,使梅毒血清试验出现阳性某些疾病:结核、疟疾、肝病、红斑狼疮、流感、肺炎、类风湿性关节炎、风湿性心脏病、风疹、系统性硬化症等,疾病发展过程中释放心磷脂到血液中呈假阳性。老年人。生理机能发生变化:少数孕妇也可发生生物学假阳性。梅毒假阳性反应的处理技术性假阳性反应一般是由于操作错误引起的假阳性反应,经过重复试验即可除外。对生物学假阳性反应,应做TPHA(TPPA)等试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