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后可任意编辑从创新角度理解教育的内涵 学无止境,但学确有境界。 昨天下午一口气看完了爱人参加市级骨干老师培训学习时的一本教材,是东北师范大学编写的《老师创新能力的培育与训练》一书,还真是收获不小,希望能与大家一起分享书中的有关论述,可以使我们明目、清神,多少改变一下目前的教育教学观念,想会大受其益吧。 我们国家的教育体制和理论体系是在上个世纪 50 年代学习苏联教育模式的基础上逐步形成的,其特点是传统的班级授课制和重老师讲授的学习方式。近些年来我们虽然进行了不少的教育教学改革,但不少改革仍然是跳不出传统教育的框架和束缚。21 世纪将是向知识经济迈进的时代,现存的传统教育,显然是不能适应知识经济进展的需要和为培育创新人才服务的需要。因此,教育需创新、教学需创新,只有我们做老师的教育教学观念有所创新了,才能实现对教育教学的创新,才能培育出创新型的人才。 《现代汉语词典》中这样解释:“创新:抛开旧的,制造新的。”可见,创新就是有制造性地去解决问题。对于我们老师来说,创新就是善于吸收新的东西,将最新的教育科研成果积极运用于教学之中,并且能有独特的见解,能够发现行之有效的新的教学方法的能力。对于学生来说,创新是指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表现出来的探究精神,发现新生事物、掌握新方法的强烈愿望以及运用已有知识制造性地解决问题的能力。 创新能力就是提出新问题、解决新问题、制造新东西的能力,是一个人整体素养的核心。它不仅仅表现为智力方面对知识的学习和运用,对新思想、新技术的发明,而且是一种追求创新的意识,是一种发现问题并积极探究的心理取向,是一种善于把握机会的敏锐性和积极改造自己、改造环境的应变能力,因而它更是一种人格特征,是一种精神状态。创新能力也是老师各种能力中的最高层次能力,创新型老师的人生应该是“年年春草绿,年年草不同。”创新型老师不仅使学生知道过去,尤其重视教学生关怀明天,制造更加美好的未来;不仅是指导学生智慧生活的“严师”,而且是拓展学生心灵和智慧的“人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一份重要讨论报告中提出:“未来教育的四大支柱是通过1下载后可任意编辑教育使学生学会认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同生活、学会生存。”创新是老师教和学生学的内在动力和最高境界,假如没有创新,人的生命就会毫无意义,只有创新,学校才会成为学生健康成长的乐园、老师进展成熟的家园。 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化,无数教育工作者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