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性中医养生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龙华医院陈浩人生最宝贵的东西就是生命,而生命又是那么短促.生命的四分之一是在我们还不懂得它以前就过去了,最后的四分之一,往往有许多人又是在不能充分享受生活的时光中度过的珍惜生命生态环境的改变生活节奏的加快导致亚健康和慢性疾患纷纷向我们袭来,亚健康、工作压力的加大色斑、妇科病……,一、中医养生的理念中医养生就是遵从中医理论通过多种方法颐养生命,増强体质,预防疾病,从而达到延年益寿的一种行为。中医养生重在整体性和系统性中医的最高境界1、天人合一的养生观。天地是个大宇宙,人身是个小宇宙,天人是相通的,人无时无刻不受天地的影响,就像鱼在水中,水就是鱼的全部,水的变化,一定会影响到鱼,同样的,天地的所有变化都会影响到人。所以中医养生强调天人一体,人应顺应自然环境、四时气候的变化,主动调整自我,保持与自然界的平衡以避免外邪的入侵。(季节的变化)2、阴阳平衡的健康观。阴阳平衡的人就是最健康的人。什么是阴呢?阴就是构成身体的物质基础。什么是阳呢?阳就是能量。男女、寒热等身体所以会生病是因为阴阳失去平衡,造成阳过盛或阴过盛,阴虚或阳虚,只要设法使太过的一方减少,太少的一方增加(喝开水),使阴阳再次恢复原来的平衡,疾病自然就会消失。所以,中医养生高度强调阴阳平衡,健康一生。阴平阳秘下士养身,中士养气,上士养心3、身心合一的整体观。中医养生注重的是身心两方面,不但注意有形身体的锻炼保养,更注意心灵的修炼调养,身体会影响心理,心理也会影响身体,两者是一体的两面,缺一不可(人逢喜事精神爽)。中医养生贵在养德,这是健康和长寿的最重要条件,(常说心宽体胖)。二、女性的生理特点生理特点——经、孕、产、乳1、女子以血为本,以血为用——经、孕、产、乳数伤于血——血常不足2、女子以肝为先天女子以血为用,而中医认为在脏腑中,肝为藏血之脏,为血海,具有贮藏血液和调节血量的功能。如肝血不足,肝不藏血,就会导致妇女月经异常,引起妇女经、带、胎、产疾病。在中医里,人的情绪与肝关系最密切,因为肝具有主疏泄的作用,指肝对人身的气机有调畅作用,其具体作用主要体现在调节情志活动和协助消化等方面。因此在日常生活中要养好心态:心存善良;乐观;宽以待人;淡泊名利。三、女性在日常生活中如何养生保健女性特点之一月经期:妇女阴血下注,阳气偏旺,肝气易动,情绪容易波动。常有心烦多怒,抑郁不乐,多悉善感。经期情绪稳定是预防月经病的重要措施,若不注重自我调节则会贻害无穷。(汪妇)之二孕期:孕期妇女保持情志舒畅同样重要,孕期妇女的精神、情绪、心理状态的调摄为“胎教”的重要内容。胎籍母气以养,与母体的气血精神息息相关。两者呼吸相通,喜怒相应,若孕母情志不节,则势必导致精气血运行失常,甚或伤胎,因此妇女怀孕之后,宜陶冶性情,安和血气,古人云:“守静即是胎教”,确有其理。临床上,因卒然惊恐或大怒而引起胎动流产者,屡见不鲜。现代研究表明,孕妇长时间恐惧、愤怒、烦躁、悲哀等可导致身体机能和各种内分泌激素发生明显变化,造成新陈代谢紊乱,并使子宫内环境发生改变而影响胎儿的生长发育。如孕妇焦虑不安、惊恐不止可导致胎儿唇裂、腭裂等畸形,甚至难产。之三产后:产后妇女气血大伤,百节空虚,心神易浮,不耐喜怒,稍有感触,即可发病。情志抑郁,肝失疏泄,气血不畅,可致乳汁不通并影响乳汁的成分;情志亢极,阳旺动血,可致产后血崩。故产后妇女宜排忧戒怒,宽心豁达,怡情冶性,使气血调和,促进产后复原。之四更年期:更年期妇女肾气渐衰,阴阳失调,情志异常十分明显,大多容易激动,烦躁善怒,敏感多疑,胆怯惊恐,忧虑抑郁,悲伤多泣。更年期限妇女更要加强自我调节,控制情感,乐观愉快,开朗舒畅,适当增加与培养兴趣爱好,充实生活,克服悲观情绪,减少和排除容易造成不良刺激的精神因素。身心平和因情志与妇女养生防病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所以我们每个人在日常生活中要正确地认识自己,适应环境,学会交流,善于沟通。要学会制怒,即使生气也不要超过3分钟,尽力做到心平气和、乐观开朗、无忧无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