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媒体”概念随着信息技术和通讯技术的发展、应用和普及,从以前的“跨媒体”“多媒体”逐步衍生而成。全媒体发展主要指传统媒体工作者出于对传统媒介形式衰落走势的主动应对,通过采编、传播流程再造,实现不同媒介间的交融和媒体发布通道的多样性,使得受众获得更及时、更多角度、更多听觉视觉满足的媒体体验。“全媒体”是“媒介融合”的必然产物报社全媒体新闻中心的尝试以《烟台日报》传媒集团为代表。该集团将旗下三张主要报纸的采访部门合并在一起,组建了全媒体新闻中心,相当于在集团内部成立通讯社。“报网合一”以杭州日报报业集团为代表。《杭州日报》与杭州日报网共用同一个编辑部,同一批采编人员,同时运行两种媒体形态,创造了“报即是网、网即是报”模式。编辑部增加了网络采编流程,报纸、网络两套流程并行,每个选题的策划都同时考虑网络、报纸分别如何报道。台网互动2008北京奥运会期间,中国广播网实现了中央电台所有奥运报道广播信号同步网上直播,创新了图文并茂、音视频同步多点互动直播报道新模式,尝试了广播频率、门户网站、有线数字广播电视、手机广播电视、平面媒体五大终端的融合。广电系的CMMB系统国家广电总局成立中广卫星移动广播有限公司,负责建设全国移动多媒体广播传输覆盖网络,统一开展业务运营,并在各省和地级市分别设立子公司、分公司,尝试借助CMMB(ChinaMobileMultimediaBroadcasting,中国移动多媒体广播)系统(卫星通讯网+地面移动通信网技术,在全国形成一个规范的运营机制。但这一模式目前盈利主要靠广告实现。课堂讨论:电视台与互联网的结合,会使电视如虎添翼吗?互联网视频是电视台传播的掘墓人吗?(以CCTV和CNTV为例进行比较分析)第二节媒体的数字化融合及其经营模式探索纸质媒体传播的失效•发行量断崖式下降给纸质媒体带来灾难性的结果(“天下最难做的两件事”)•传播影响力逐渐降低乃至丧失(无人读报)•产业模型遭到打击甚至破坏(广告流失)•从业人员随传统媒体机构的势微而流失(传统媒体人离职潮)物理变化与广告经济•物理变化式的媒体融合,媒体原有的内容从传统平台向数字化媒体平台上的简单平移,要么不能形成如传统媒体一样的有效盈利模式,要么使数字媒体经济呈现为网络广告形态。•单纯的广告经济尽管在数字化媒体上普遍存在,但充其量不过是传统纸媒产业经济的数字化变种而已,并未实现传媒产业真正的革命性变化。三网融合与标准和利益之争•三网融合:电信网、广播电视网、互联网三大网络通过技术改造,技术功能趋于一致,业务范围趋于相同,网络互联互通、资源共享,为用户提供语音、数据和广播电视等多种服务。其实质在于高层业务应用的融合,遍及智慧化生存的多个领域(政府工作、智慧交通、环境保护、公共安全、平安家居等等)冲击既得利益三网融合的几起几落(一)•1998年,《中国电讯产业的发展战略》研究报告提出,及“三网合一”与“三网融合”大辩论(广电部门启动有线电视省级、国家级干线网建设)•1999年,国办82号文件:“电信不得从事广电业务,广电部门不得从事通信业务”(认为“广播电视及其传输网络,已成为国家信息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三网融合的几起几落(二)•2001年十五计划纲要,首次明确提出“促进电信、电视、互联网三网融合。”;•2006年的十一五再次提出“三网融合”;•2008年,国办转发六部委《关于鼓励数字电视产业发展若干政策的通知》(同年5月,三大电信运营商重组方案公布,分获TD-SCDMA,WCDMA和CDMA2000三块3G牌照)•2009年5月19日,国务院转发发改委通知,要求推动“三网融合”取得实质性进展(8月11日,广电总局发关于加强以电视机为接收终端的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被指不利于IPTV发展)三网融合的几起几落(三)•2010年1月,温家宝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明确三网融合时间表•3月12日,工信部部长李毅接受新华社记者专访,称三网融合试点方案5月出台(4月份递交的方案未获批准,被迅速打回重做)•6月底,第一批12个试点城市试点方案在国家意志强势干预下公布,三网融合进入实质性推进阶段。业务模式与产业模式的变革•技术层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