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伤寒论解读解析VIP免费

伤寒论解读解析_第1页
1/32
伤寒论解读解析_第2页
2/32
伤寒论解读解析_第3页
3/32
《伤寒论》选读主讲人:程勇雅安市中医医院明朝《难经》公元581-682《神农本草经》汉代《伤寒论》2,000年前《黄帝内经》中中医医四四部部古古典典医医籍籍中医学的文化现象中医治病讲究治人之病,西医治病之人。西医注重病因——针对性,对抗性治疗,如杀菌,手术等中医重整体——调理性治疗:因势利导,扶正祛邪。记得远古巫医同源,全世界一样,大约在公元200-300年,中国的张仲景,西方的善全在思维方式上开始分开…中医药学,讲天人合一;地分东西,人分南北中医模式:生物—社会←理—自然(整体观下形成)。中医学的文化现象西医现在也暴露了许多问题:化学药物的毒副作用菌株的变异,新病种的不断出现,如甲流、顽固耐药菌株、非典。非生物性致病因素比重增大,如冠心病、高血压、糖尿病、中风、癌症、;中医学的文化现象世界之大难治性疾病:慢性病、老年病、残疾(世卫组织)中医药在这些方面正有优势和特色。形神合一、心身合一、天人相应等。辨证论治调动自身机体的积极性——扶正祛邪。二《伤寒论》是怎样一本书?(一)学术渊源:《内经》、《难经》、《神农本草经》;当代医家的宝贵经验。(二)学术成就:①建立了对外感疾病进行辨证论治的体系。②建立了六经辨证论治体系、③继承推广现代防治疾病的宝贵经验二《伤寒论》是怎样一本书?经后世不断地继承和发展,各注家注释,医家验证,尊为“医圣”。视为经典,现在甚至形成了“伤寒学”如《红楼梦》之“红学”,编成条文。个人认为,本科生初读《伤寒》后,临床5至10年再读《伤寒》“洗脑”,更有裨益。大家可以试一试。三六经辨证论治(一)辨证论治:应该是张仲景发明的,《内经》只有七个方。辩证是一个过程,一种方法,通过深刻动态的认识疾病的本质——病机。证是疾病当前状态的本质描述,证是病机的代表。病机是中医对疾病状态概括的核心。含义有二:一是疾病发展的机理。二是疾病的关键环节。辩证对于病机的掌握主要是针对病历关键环节而言。太阳伤寒论是一个病症结合的专用证候名称,它还可以根据病机称为太阳卫闭营郁证;根据证候特点称为太阳表实证,都反映了起营卫不调,卫闭营郁的病理关键环节。三六经辨证论治病理的关键应包括:病因,病性、病位、病势等方面。其可以是一个,也可以是几个,没有明确规定,以1-4个为宜。三阳合病,应该不少于三个,加上患者还可能有宿疾,所以放宽到4个。实际操作中以少为宜,太多就不是关键了,科学研究要学会取舍,临床实践同样要学会取舍。“凭脉证,识病机”:据病程、病史、治疗经过。论治:针对病机,以人为本,整体考虑,突出重点,灵活采用相应的治疗方法。不是呆板僵化的治疗。三六经辨证论治1.针对性要求不同:A.泛基础治疗B.基础治疗C.针对性治疗(①小针对性。解表/升清;②大针对调和营卫,调和脾胃)D.辅助性针对治疗2.针对途经不同:A.直接针对B.间接针对:如三因利宜,五行生克。3.针对性目的的不同:A.消除病机。B.改善病机(全部/局部)C.控制病机。D.进一步认识病机—试探法:三六经辨证论治1.相关链接试法:三大原则:一是最大可能性(在辩论基础上);二是试探宜轻原则(尽可能减轻痛苦);三是试探性宜纯原则(尽可能查明病机)。2.三形式:以治为试、以试为治、以纯为探。三六经辨证论治六经的概念三阴三阳:三阴三阳的划分依据是营养之气—多少盛衰。用于标记阴气与阳气的多少盛衰不同,对生命活动的作用亦不同。按《素问》的《阴阳别论》,《经脉别论》及《热论》等篇章记叙,少阳为一阳,阳明为二阳。太阳为三阳;厥阴为一阴,少阴为二阴,太阴为三阴。“一、二、三”表示阴阳之气的量级从少到多和层次由浅到深。《黄帝内经》三阴三阳理论是从《周易》一阴一阳,二阴二阳之说发展而成的。《易经》的六十四卦爻中,最基本的元素只有两种,既“一”(阳爻)“--”(阴爻),此即一阴一阳。《周易·系辞》上说:“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两仪生四象。”两仪,即阴仪阳仪;四象是阴阳的进一步划分,即“二阴二阳”:三六经辨证论治太阳(亦称老阳)▅▅▅▅▅▅▅▅太阴(亦称老阴)▅▅▅▅▅▅▅▅少阳▅▅▅▅▅▅▅▅少阴▅▅▅▅▅▅▅▅▅三六经辨证...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伤寒论解读解析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