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禁性皮炎护理及压疮失禁性皮炎护理及压疮的区别的区别重症医学科重症医学科便失禁之定义便失禁之定义当病患一天解出未成形便或水样便次数≥3次以上,称之为腹泻(Bliss,Johnson,Savik,Clabots,&Gerding,2000)当肛门括约肌的控制功能受干扰,使个人无法控制肠道功能,产生不自主的排便,即可定义为大便失禁(刘,2000)失禁性皮炎的定义失禁性皮炎的定义指严重的腹泻及大小便失禁浸润,导致会阴部、肛门周围皮肤受损、出现发红、发亮、散布性红疹、表皮破损、疼痛等症状。严重时皮肤会产生糜烂及溃疡问题(庄、黄、2000,Borkowski,2004)严重性严重性便失禁开始数分钟,即产生皮肤损伤(Faria,Sawyer,&Krull,1996)皮肤持续地接触到液体粪便,造成肛门周围皮肤伤害,导致失禁性皮炎,出现疼痛、红肿、脱皮等现象,严重者甚至导致溃疡、感染和败血症、死亡(Grogan,etal,2002)不仅病患的健康状况变差,延长了住院天数,护理时数及增加医疗成本(Gray,2004)重要性重要性及时完成失禁患者照顾和护理是必需的,目的是为了保持皮肤完整性、去除不好的气味,提供患者舒适及自尊、增进病患生活质量(Vicki,1997)预防:失禁的处理是需要耗费相当长的时间及精力,但从提升患者生活质量的角度而言,有大便失禁的患者皮肤完整性与舒适度更具有发展潜力重症单位造成失禁性皮炎的因素重症单位造成失禁性皮炎的因素严重的腹泻急性胃肠道出血不断解血便使用缓泻剂护理方式错误★长时间使皮肤暴露在排泄物刺激★采用密闭式照护方法如纸尿裤包裹、造成不透气而使湿气增加★不当清洗皮肤方法,造成机械性损伤使皮肤受损,增加感染几率(Gray,2004)失禁性皮炎的症状失禁性皮炎的症状皮损部位形状不规则、边界通常不清晰、呈弥散状,伴瘙痒或疼痛以及继发性真菌感染易发生在肛门周围及生殖器周围(Haugen,1997)失禁性皮炎的分级失禁性皮炎的分级•轻度•中度•重度皮肤完整,有轻度发红和不适中度发红,皮肤剥脱,大小水泡或小范围部分皮层受损,伴有疼痛或不适皮肤变暗或呈深红色,大面积皮肤剥落受损、水泡和渗出造成失禁性皮炎的外在因素造成失禁性皮炎的外在因素皮肤湿度PH值清洁大小便失禁微生物老化(庄、黄,2001)皮肤湿度皮肤湿度使用不透气材质的尿片刺激皮肤严重度:潮湿<尿液<成型粪便<尿和粪便<液态粪便频率、量的增加,增加皮肤受损几率PH值PH值使用不透气尿片后,皮肤的PH值由5.3增加至5.9随着时间的增长,皮肤(弱酸性)的PH值越偏碱性,易造成皮肤受损、发红及浸润(Berg等,1994)水水水质PH值偏碱性表皮角质层过分吸水,破坏防御功能,增加表皮外刺激物质向内穿透能力,易引起皮炎表皮摩擦更易被刺激物伤害清洁清洁皮肤清洁液选用不当清洗擦拭手法不当大小便失禁大小便失禁大小便失禁时,皮肤因长时间处于潮湿环境中,易使皮肤PH值上升,造成失禁性皮炎尿液尿液尿液中氨使皮肤PH值升高,还会增加皮肤和床单和衣服的摩擦,降低皮肤的耐受性,导致IAD的发生喝牛奶发生尿布疹的比例较高,因牛乳含有较多会分解尿液中的尿素成为氨的细菌存在粪便粪便粪便里含有肠内细菌,会制造消化酵素造成皮肤刺激大肠杆菌:能产生粘附素和溶血素志贺氏菌:可阻止蛋白质合成,侵害血管内皮细胞变形菌:尿素酶、尿素——CO2+氨,增加尿液PH值★粪便中含有蛋白酶和脂酶,削弱了皮肤角质层的防护作用而导致IAD二便失禁时尿液导致PH值升高处于碱性环境,进一步促使粪便中的酶活性增强,皮肤受刺激更大微生物微生物皮肤长时间接触尿液、粪便及汗水刺激,容易增加菌落生长和感染机会使用不当隔离产品、尿布及过紧内裤容易造成感染的因素:★肥胖的人于皮肤皱褶处★免疫力低下★糖尿病患者大肠杆菌为腹泻性疾病之重要感染源(吴,王,2005)微生物微生物是指白色念珠菌,在有尿布疹常会分离出白色念珠菌,应先有接触性皮炎,才会让粪便中的念珠菌有机可乘,寄生其上,白色念珠菌并非致病原凶老化老化随着年龄的增长皮肤的弹性与饱满度下降免疫力易显降低,造成皮肤损伤此时病菌易于损伤处生长繁殖,更加深皮肤感染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