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膏外固定技术黔江中心医院易谭勇历史石膏固定历史悠久几千年前古埃及人用石膏浆硬的麻布固定骨折1000年前印度突尼斯石膏混凝土19世纪50年代比利时军医AnfoninsHathigsen发明石膏绷带石膏绷带石膏绷带石膏绷带的作用:石膏绷带是常用的外固定材料,具有很强的塑型性,能在短时间维持住原塑型形状,起到固定作用。成熟石膏生石膏即硫酸钙(2CaSO4·H2O)粉末。(CaS042H2O)石膏绷带固定的优缺点优点:根据肢体的形状塑型固定作用确实可靠可维持很长时间缺点:无弹性,不能调节松紧度固定范围大,无法关节锻炼,易关节僵硬石膏绷带固定指征上肢、小腿以下部位的骨折关节脱位开放性骨折清创缝合术后某些骨折内固定术后,辅助治疗畸形校正后维持位置,如拇外翻韧带、血管、神经及肌腱吻合术后骨与关节急慢性炎症、结核1.确诊或可疑伤口有厌氧细菌感染者。2.进行性浮肿患者。3.全身情况恶劣,如休克病人。4.严重心、肺、肝、肾等疾病患者、孕妇、进行性腹水患者禁用大型石膏。5.新生儿、婴幼儿不宜长期石膏固定。石膏绷带固定禁忌石膏固定前的准备:向患者及其家属说明石膏固定的必要性必要性。皮肤皮肤应用肥皂水洗净洗净,若有伤口应换药伤口应换药。纱布、棉垫都应纵行放置纵行放置,避免肿胀后形成环形压迫。不应用胶布粘贴在肢体上不应用胶布粘贴在肢体上,以防引起皮炎或皮肤水泡,更不能用绷带作环形包扎。石膏固定术的各种用具各种用具,应准备齐全准备齐全。如泡石膏绷带的水桶或水盆、石膏刀、剪、衬垫、卷尺、有色铅笔等,以求得心应手,忙而不乱。参加包扎石膏带人员,应有明确的分工明确的分工,如浸泡石膏者,扶托肢体维持功能位置者,进行包扎石膏者。衬垫石膏无弹性,不垫以衬垫,就易引起组织压伤。一般而言石膏覆盖的部位都应覆以衬垫,在骨隆突处和骨隆突处和软组织稀少处软组织稀少处尤应加厚。常用衬垫有棉织套筒、棉纸、棉絮垫等(图12)。石膏绷带操作技术和注意事项:浸泡石膏绷带方法浸泡石膏绷带方法::用水桶将石膏绷带轻轻平放于桶内,使其全部浸透全部浸透,卷内气泡全部排出后,双手握石膏绷带卷两端缓缓与水面平行取出,用两手向石膏绷带卷中央轻轻对挤中央轻轻对挤,挤去多余水分,即可使用(图10~11)。不不可用双手拧石膏卷可用双手拧石膏卷,以免石膏浆过多流失,影响固定效果。常用石膏固定类型石膏托(单层)石膏托(单层)四肢稳定性骨折、软组织肿胀及骨折关节脱位后辅助固定石膏夹板(夹层)石膏夹板(夹层)四肢稳定骨折及多段骨折、肢体肿胀严重者UU形石膏形石膏上臂、前臂、足和小腿的骨折,踝关节脱位和软组织挫伤管型骨折管型骨折四肢稳定骨折、肿胀较轻患者躯干石膏:躯干石膏:石膏背心特殊类型石膏:特殊类型石膏:蛙式位石膏石膏绷带固定类型石膏夹板/托:适应证:适应证:不适宜立即进行或不需要管型石膏固定的患者,优点优点:发现肢体肿胀可迅速减压,肿胀消失再换管型石膏。上肢一般在伸面,下肢置于屈面上肢一般在伸面,下肢置于屈面。用石膏托需要包括肢体圆周2/3才能起到一定的固定作用。厚度上肢上肢88~~1010层,下肢层,下肢1212~~1414层层,方法同石膏夹板。包扎完毕后,应按肢体轮廓进行塑型塑型图15制作石膏条的方法图16前臂石膏托固定:在前臂背侧放上石膏条,用普通绷带缠绕。绷带基本包扎方法环形包扎法:用于肢体较小或圆柱形部位,如手、足、腕部及额部,亦用于各种包扎起始时。绷带卷向上,用右手握住,将绷带展开约8cm,左拇指将绷带头端固定需包扎部位,右手连续环形包扎局部,其卷数按需要而定,每卷与前一卷重叠每卷与前一卷重叠1/3-1/21/3-1/2,用绞布固定绷带末端。图1持绷带的正确姿势“8”字形包扎法:用于肩、肘、腕、踝、等关节部位的包扎和固定锁骨骨折。以肘关节为例,先在关节中部环形包扎2卷,绷带先绕至关节上方,再经屈侧绕到关节下方,过肢体背侧绕至肢体屈侧后再绕到关节上方,如此反复,呈“8”字连续在关节上下包扎,每卷与前一卷重叠2/3,最后在关节上方环形包扎2卷,胶布固定(图4~8)。管型石膏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