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218608 第五章古典主义时期的音乐1、古典主义盛期在维也纳出现了海顿、莫扎特、贝多芬三位伟大的音乐家,他们先后以维也纳为生活、创作的中心地,共同对欧洲音乐史产生了久远的影响,被后人称为“维也纳古典乐派”。2、海顿共创作了交响曲108 部,被称为 “交响乐之父” 他的声乐作品中最突出的是清唱剧和弥撒曲《创世纪》和《四季》 。3、莫扎特创作的优秀的歌剧作品有《费加罗的婚礼》、《唐璜》、《魔笛》。4、 18 世纪,规范的交响套曲结构,经曼亥姆乐派和柏林乐派在前人创作基础上的实践,最后完全确立。典型的古典交响曲包括四个乐章,四个乐章的曲式结构和表情内容分别为:第一乐章快板 奏鸣曲式充满活力 ,第二乐章 三步曲式或变奏曲式旋律优美 ,第三乐章 三步曲式诙谐的舞曲 ,第四乐章 回旋曲式情绪高涨 。5、贝多芬共创作了九 部交响曲,其中最著名的是《第三交响曲“英雄” 》、《第五交响曲“命运” 》、《第六交响曲“田园”》、《第九交响曲“合唱” 。从他的第三交响曲开始,第三乐章用谐谑曲 取代了宫廷气质的小步舞曲。6、贝多芬共创作32 首钢琴奏鸣曲,其中较著名的有《悲怆》、《月光》、《暴风雨》、《黎明》、《热情》。7、古典主义音乐常用的音乐体裁有:交响曲、协奏曲、奏鸣曲、歌剧等。二、名词解释喜歌剧 :喜歌剧又称“谐歌剧”,是与传统正歌剧相对而言的一种新风格的声乐形式,盛行于十八世纪。题材取自日常生活,音乐风格轻快幽默。特点主要是:表现人们熟悉的生活场景和人物,具有喜剧因素,结尾往往是团圆或胜利,音乐轻快,用本民族语言等。喜歌剧主要流行在法国、意大利、德国等欧洲的主要国家。交响曲 :器乐体裁的一种。管弦乐队演奏的大型(奏鸣曲型)套曲。源于意大利歌剧序曲,海顿时定型。基本特点为:第一乐章快板,采用奏鸣曲式;第二乐章速度徐缓,采用二部曲式或三部曲式等;第三乐章速度中庸或稍快,为小步舞曲或诙谐曲;第四乐章又称" 终乐章 " ,速度急速,采用回旋曲式奏鸣曲式等。奏鸣曲式 : “奏鸣曲式”是一种大型曲式,是奏鸣曲主要乐章常用的一种结构形式。它包含几个不同主题的呈示、发展和再现以及特定的调性布局。由于它通常用于奏鸣曲的第1 乐章,并常用快板速度,所以也称为奏鸣曲第1 乐章形式或奏鸣曲快板形式。这种曲式不仅用于奏鸣曲中,也用于室内乐、协奏曲、交响曲等大型音乐作品的相应乐章。此外在序曲、交响诗等作品中也常见到。三、简述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