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析导管相关性感染的防治中国血液透析用血管通路专家共识(第2版).中国血液净化,2019,1(86):365-381•2005年美国肾脏病资料库显示,因导管感染住院的患者是20世纪的2倍,是血液透析患者第二位死亡原因,导管内感染发生率为3.4-6.5次/1000导管日,带cuff导管的使用并未减少导管感染发生率下降•日本7个透析中心,796例患者,4134病人日,血管通路相关性感染率为3.5/100病人日•105例临时导管前瞻性研究报道,血管相关性菌血症发生率为16%Am-J-Kidney-Dis.2001,37(6):1232-40钱家麒.中华肾脏病杂志,2003,19(2):82透析导管相关性感染分类①导管细菌定植;②导管出口感染;③导管隧道感染;④导管相关性菌血症或败血症,也即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⑤导管相关迁移性感染,包括细菌感染性心内膜炎、化脓性关节炎、骨髓炎等。中国血液透析用血管通路专家共识(第2版).中国血液净化,2019,1(86):365-381发病机制皮肤:患者局部卫生差医务人员的手污染的消毒剂接头:医务人员的手皮肤寄生菌腔内:输液,产品消毒不合格其他地方感染灶血源传播危险因素病人相关因素•免疫功能•个人卫生•鼻腔粘膜携带细菌•年龄•糖尿病•营养•医疗相关因素•手卫生•透析液或设备污染•水处理不当•复用透析器•Cuff•导管留置时间•敷料种类•318例临时导管透析患者,•颈内静脉或锁骨下静脉留置3周,菌血症发生率为5.4%,股静脉留置1周,菌血症发生率为10.7%•出口处感染后,第一天菌血症发生率为1.9%,不拔管,第二天菌血症发生率为13.4%KidneyInt.2000,58(6):2543-5•病原体•ASAIO-J(2000,466):S6-12)金葡菌占60%,肠球菌11%-19%,革兰氏阴性菌占33%•上海同济医院:中华肾脏病杂志,200362例透析患者,相关性感染12例次,金葡菌5例次,溶血链球菌1例次,绿脓杆菌2例次•Infection(2000,28(6):355-60)127例菌血症:金葡菌31%,革兰氏阴性菌28%,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13%•1991-2008年期间CRBSIs的流行病学变迁,血培养阳性标本19434份,病原菌主要为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44.9%),金葡菌(19.8%),铜绿假单胞菌(7.1%)和克雷伯菌属细菌(5.0%)。革兰阴性菌占总分离菌株的比率从1991-1992年的4.69%显著升高至2007-2008年的40.23%,相应的革兰阳性菌所占百分比下降。MarcosM,SorianoA,InurrietaA,etal.Changingepidemiologyofcentralvenouscatheter-relatedbloodstreaminfections:increasingprevalenceofGram-negativepathogens.JAntimicrobC',hemother,2011,66(9).2119-2125.•革兰阳性菌分离率有所下降,革兰阴性菌分离率略有上升•革兰阳性菌,尤其是CNS在血流感染中占重要地位•血培养临床分离菌对常用抗菌药物耐药性仍严重2011年中国CHINET血培养临床分离菌的分布及耐药性临床表现•导管细菌定植没有临床症状导管血培养阳性是导管感染的潜在因素•导管出口感染局部卫生较差导管口红肿,疼痛,有分泌物,出口有肉芽肿形成•导管隧道感染出口感染未控制或隧道内感染初期不易发现,后隧道红肿疼,皮肤可溃破,有脓性分泌物溢出•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有菌血症和败血症,甚至脓毒血症早期症状不严重,透析间期无症状透析开始不久出现畏寒、寒颤、发热等症状,体温可升高•导管相关迁移性感染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未得到控制,其他器官如心脏、骨组织、关节、静脉血栓等发生感染,伴随相应症状治疗较复杂,治疗时间较长诊断①导管细菌定植:血培养或导管培养②导管出口感染:距离导管出口2cm以内的感染。一般无发热等全身症状③导管隧道感染:导管皮下隧道内距离出口2cm以上的感染。通常是涤纶套以上的向心性感染④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导管腔内或血管内部分感染播散至血液内造成的菌血症或败血症•常在血液透析开始后数分钟至30分钟左右出现畏寒、寒战、发热等全身症状,发热可高达40℃以上•少数患者可以出现延迟发热,即血液透析结束后低热•导管动、静脉腔内和外周血标本病原学检查阳性中国血液透析用血管通路专家共识(第2版).中国血液净化,2019,1(86):365-381④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诊断标准1.有1次半定量导管培养阳性或定量导管培养阳性,同时至少一个经皮血培养和导管末端培养出同种微生物2.定量血培养时,导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