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网络技术》精品课程建设总结报告一、课程定位及历史沿革《计算机网络技术》课程是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的主干课,是一门应用性较强的专业基础课,在网络技术专业的整个课程体系中,占有重要地位。自本课程开设以来,我们一直坚持“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应有别于学科教育,应具有更加鲜明的职业性、实践性和岗位针对性,应更加注重知识的有效传播”的基本要求, 在强化基础知识、 基础理论教学的同时, 突出职业能力和职业技能训练。经过几年的摸索和课程建设, 我们提炼出符合高职高专计算机类学生认知结构的课程知识体系和教学模式,编写了一系列教学文件, 并积极采取措施大力推进教学改革, 特别是工学结合模式的研究与实践,都取得了很大的进展。 2005年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成为院级品牌专业。2007 年,《计算机网络技术》课程被评为自治区级精品课程。二、教学改革的目标1、深入课程改革,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使计算机网络专业学生能够做到真正的工学结合。2、改革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形成“必需、够用、适当考虑发展潜力”的理论教学体系,构建以实验室/ 实训室环境与实际工程环境相结合为特色的实践教学体系。3、建立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良好的校企合作教育运行机制,形成一套行之有效的校企合作教育运行管理规范,与企业合作积极探索“订单式”人才培训模式。4、建设具有鲜明特色的集专业教学、职业资格培训、科技研究、服务社会于一体的功能齐全的校内实践教学基地,建设一批设施条件好、 管理水平高、 培训能力强的稳定的校外实训基地。5、建设一支高素质,具有较高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水平的双师型专业教师队伍。6、建立与专业技能紧密结合的职业资格认证教育,包括国家、行业和著名厂商的职业资格证书。三、教学改革的具体内容1、进一步完善了课程教学体系。几年来,根据国家对职教改革的要求,在学院领导的支持下,我系以《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改革为重点。调整教育思想,优化人才培养模式,以创新特色为目标,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走工学相结合的发展道路,积极适应当前社会对计算机人才的发展需要, 培养具有一定计算机网络理论知识和技能的一线技术人员,对专业结构、课程体系、教学内容等进行改革。(1)调整课程内容。针对培养目标,在充分市场调研基础上,对社会专业人才需求进行分析,改革科目课程,在课程内容上对有些课程需求不多的知识,不讲或少讲,增加网络知识内容。(2)增加技能性教学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