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位置 ( 上下、前后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10 页的例题,第 10~11 页“想想做做”的习题。[教材简析]本课教学上下、前后的位置关系,教材提供学生熟悉的教室场景,让学生通过观察,领会上下、前后的含义,认识上下、前后的方位,再组织学生领会物体之间的位置关系是相对的。“想想做做”通过看一看、摆一摆、说一说等实践活动,培养学生观察、描述上下、前后位置关系的习惯和应用意识,同时使学生具有初步的空间观念。 本课的教学重点是认识物体之间上下、前后的位置关系。[教学目标]1在具体场景里体会上下、前后的位置关系,能比较准确地确定物体上下、前后的方位。 2能按上下、前后的方位要求,解决日常生活里的简单问题,初步学会用上下、前后等词描述物体所在的位置,发展初步的位置观念。3在分组学习中培养小组合作学习的意识。[教学过程]一、谈话引入,揭示课题1观察:小朋友观察自己宽敞、漂亮的教室,说一说你看到了什么?( 黑板、讲台、课桌椅、小朋友⋯⋯)2设疑:它们之间有什么样的位置关系呢?3揭题: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认一认它们之间的位置。( 板书:认位置 )二、讨论交流,感悟新知1出示主题图——教室。提问:观察主题图,图上画的是什么地方?( 教室 ) 教室里有些什么 ?( 各小组推荐一名同学说一说 )告诉学生图中四个小朋友的姓名。2讨论交流。(1) 组内讨论:国旗在黑板的什么位置?小明在小军的什么位置 ? (2) 小组汇报。板书:国旗在黑板的上面,小明在小军前面。 (3) 讨论:国旗在黑板的上面,还可以怎么说?小明在小军的前面,又可以怎样说? 3分组讨论。提问:你还能找出图中哪些物体有上下、前后的位置关系?讨论后汇报地球仪在讲台的上面,讲台在地球仪的下面。小红在小平的前面,小平在小红的后面。4联系教室真实场景,感悟位置关系。小组学生相互说一说、指一指,教室里的人或物的上下、前后的位置关系。指出:两物体之间有一定的位置关系,如果一个物体在另一个物体上面,那么另一个物体就在这个物体的下面。如果一个物体在另一个物体前面,那么另一个物体就在这个物体的后面。5游戏。(1) 指一指你的前面、后面、上面、下面。(2) 拍手:上拍拍,下拍拍,前拍拍,后拍拍,你拍拍,我拍拍,上、下、前、后认得准。三、拓展应用,深化提高1“想想做做”第 1 题。先让学生指一指、说一说,坐在你前面的小朋友是,坐在后面的小朋友是。再让学生转换位置后说一说,坐在你前面的小朋友是,坐在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