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论语选读主题2第9课出辞气远鄙倍

论语选读主题2第9课出辞气远鄙倍_第1页
1/15
论语选读主题2第9课出辞气远鄙倍_第2页
2/15
论语选读主题2第9课出辞气远鄙倍_第3页
3/15
第九课出辞气远鄙倍1.冉有名求,字子有,周朝春秋末期鲁国人。冉有出身卑微,性格开朗,秉性刚直,但不擅长礼乐。是孔子的直系(第一代 )弟子,比孔子小29 岁,在孔门中以善于处理政事著名,曾做过鲁国贵族季孙氏的家臣。前487 年率左师抵抗入侵的齐军,取得胜利,又趁机说服季康子迎回了在外流亡14 年的孔子。帮助季氏进行田赋改革,聚敛财富,受到孔子的严厉批评。冉有帮助季氏发展新兴地主阶级势力,孔子对此极为不满,声称冉求不再是他的学生,要弟子“鸣鼓而攻之”。2.伯夷、叔齐相传是商朝末年孤竹国国君的长子和三子。孤竹国国君在世时,立叔齐为王位的继承人,国君死后叔齐要把王位让给长兄伯夷。伯夷说: “你当国君是父亲的遗命,怎么可以随便改动呢?”于是伯夷逃走了。叔齐仍不肯当国君,也逃走了。百姓就推孤竹国君的二儿子继承了王位。伯夷、叔齐兄弟之所以让国,是因为他们对商纣王当时的暴政不满,不愿与之合作。他们隐居渤海之滨,等待清平之世的到来。后来听说周族在西方强盛起来,周文王是位有道德的人,二人便来到周的都邑岐山。此时,周文王已死,武王即位。他们对倚仗兵力征伐杀戮的西周感到非常失望。当周武王带着装有其父亲周文王的棺材,挥军伐纣时,伯夷拦住武王的马头进谏说:“父亲死了不埋葬,却发动起战争,这叫作孝吗?身为商的臣子却要弑杀君主,这叫作仁吗?”周围的人要杀伯夷、叔齐,被统军大臣姜尚制止了。周武王灭商后,伯夷、叔齐却以自己归顺西周而感到羞耻。为了表示气节,他们不再吃西周的粮食,隐居在首阳山 ( 今山西永济西 ) ,以野菜为食。周武王派人请他们出山,并答应以天下相让,他们仍拒绝出山仕周。后来,一位山中妇人对他们说:“你们仗义不食周朝的米,可是你们采食的这些野菜也是周朝的呀!”于是他们就连野菜也不吃了,最后饿死在首阳山脚下。在孔子看来,作为君子就必须重视仁德修养,不论在任何条件下,都不能离开仁德。同时曾子认为,君子重视仁德修养还必须注意三个方面的规范:一是“动容貌, 斯远暴慢矣”, 二是“正颜色, 斯近信矣”,三是“出辞气,斯远鄙倍矣”。也就是说,君子要整肃自己的仪容举止,端庄自己的脸色神情,注意自己的言辞。孔子重视语言不尚文饰,朴实无华,话说到点子上,一语中的。但并不是不要求有文采,更要求说话要看对象,有技巧。诵读下面的内容,完成1~4 题。曾子有疾,孟敬子问之。曾子言曰:“鸟之将死,其鸣也哀;人之将死,其言也善。...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论语选读主题2第9课出辞气远鄙倍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