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04物联网传输协议模块2物联网架构涉及到的传输协议目录物联网架构物联网架构涉及到的传输协议物联网需要传输协议物联网既然是一个网络,那自然需要一个统一的协议基础,就像是互联网需要TCP/IP一样。但现实情况是:在核心层面,由于物联网是互联网的延伸,同样基于TCP/IP;但在接入层面,协议类别就变得五花八门,RFID、ZigBee、蓝牙、GPRS、Wi-Fi、2G、3G、有线等多种通道,协议多得数不清。卖设备不如卖标准,因此中国应该牢牢掌握协议这个话语权,这才能为中国的物联网战略打下坚实的基础。物联网需要IP地址物联网需要地址,每个物品都需要在物联网中被寻址,就需要一个地址。在IPv4资源即将耗尽的背景下,物联网需要更多的IP地址,那就需要IPv6来支撑了。但由于IPv4网络的庞大规模导致IPv4向IPv6过渡必定存在一个漫长的过程,因此物联网一旦使用IPv6地址,就必然会存在与IPv4的兼容性问题。虽然现在有了很多解决方法,但毕竟是一个痛苦、漫长的过程。物联网架构涉及到的传输协议目录涉及到的传输协议传输协议分类物联网物+传感物+传感互联网无线有线接入RFID、ZigBee、蓝牙内网协议IPv6IPv4Wi-Fi、2G、3G、LTE外网协议涉及到的传输协议图1RFID系统基本配置示意图表1RFID系统的工作频段及其技术特点协议详解一、内网协议1、RFID1.1通信方式涉及到的传输协议由于UHF频段具有读写距离远、多标签识读速率快、抗干扰及穿透能力强以及标签尺寸小等优点,UHF频段的RFID技术及其相关的协议标准已成为全球RFID产业和研究部门关注的热点。目前,国际上存在三个主要的RFID技术标准体系组织,即:全球产品电子代码中心(EPCGlobal),由总部设在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的自动识别中心演变而来ISO/IECJTC1日本的泛在ID中心(UbiquitousIDCenter,UIC)在UHF工作频段,EPC推出的Class1Gen2和ISO/IEC推出的ISO/IEC18000-6标准特别引人关注。图2UHF频段RFID标准的改善、发展和融合协议详解一、内网协议1、RFID1.1通信方式涉及到的传输协议ISO18000-6标准采用物理层(Signaling)和标签标识层两层分层结构,如图所示。其中物理层主要涉及到RFID频率、数据编码方式、调制格式、RF包络形状及数据速率等问题;标签标识层主要处理阅读器读写标签的各种指令。协议详解一、内网协议1、RFID1.1通信方式表2ISO18000-6三种标准对比图3ISO18000-6分层结构涉及到的传输协议协议详解一、内网协议1、RFID1.2分析中国的RFID标准化进程:致力于开发自己的编码系统:国家产品代码(NationalProductCode,NPC)基于国家代码提出了D-NPCRFID标准中国已将RFID技术应用于铁路车号识别、身份证和票证管理、动物识别、特种设备与危险品管理、公共交通以及身缠过程管理等多个领域中国标准化管理部门(StandardizationAdministrationofChina,SAC)正着手建立RFID标准•参照ISO/IEC18000系列标准制定国家标准•于2007/4/20制定800/900MHz频段RFID技术应用试行之相关规定中国还未掌握RFID核心芯片技术,国内集成电路芯片和嵌入式软件的开发将是下一步国家扶持的重点。目前中国面临的比核心技术更重要的问题在于没有掌握技术标准。涉及到的传输协议802.15.4,即IEEE用于低速无线个人域网(LR-WPAN)的物理层和媒体接入控制层规范。该协议能支持消耗功率最少,一般在个人活动空间(10m直径或更小)工作的简单器件。支持两种网络拓扑,即单跳星状或当通信线路超过10m时的多跳对等拓扑。协议详解一、内网协议2、ZigBee2.1通信方式图3各协议传输速率对比涉及到的传输协议ZigBee的特点:低功耗低成本低速率近距离短时延高容量高安全免频段执照协议详解一、内网协议2、ZigBee2.1通信方式图4ZigBee协议栈涉及到的传输协议协议详解一、内网协议2、ZigBee2.1通信方式ZigBee物理层:(1)频段划分物理层可以使用3个免费的频段,即2.4GHz、915MHz和868MHz。在2.4GHz频段,从2.4GHz到2.4835GHz之间,总共有16个不同的信道可供使用,每个信道间隔5M,最大数据速率可达250kbps;在915MHz频段,从902MHz到928MHz之间,总共有10个信道可供使用,每个信道间隔2M,最高数据速率可达40kbps;在868MHz频段即868...